3044.重力核聚变是逐级核聚变,还是区间核聚变?
2013.3.24
辐射核聚变与辐射核裂变应该是逐级核聚变与逐级核裂变,即一个氦粒子的依次获得和缺失。
可是,核裂变也存在区间核裂变,即从化学元素的放射性区间一次裂变就进入非放射性区间,虽然其生成物可能还暂时具有放射性。例如:铀235经过一次裂变就蜕变成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非放射性区间的铑和银。反过来,地心中的铑和银也可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核聚变,直接生成放射性元素铀,前提是二者伴生,且分布均匀。
这种假设是否在现实中真的存在,我不知道。不过地心结构交替存在液态和固态,说明化学元素的物质相变可能存在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周期循环,同为放热反应和同为吸热反应的化学元素可能聚集在一起,实现物质相变的跨越式升级!而跨越式升级达到临界点以后,星球内部的固态和液态区间有可能相互转换!
由于星球质量的增加相对缓慢,静态核聚变的过程也是相对缓慢的,人类的存在周期里都可能观测不到这种现象,却不排除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恒星在核聚变中的持续存在,应该可以说明其表面持续进行的激烈动态核聚变可能存在转变成相对静止的重力核聚变的可能。即:放热核聚变转换成吸热核聚变时,能量的不足可能放缓吸热核聚变的进程,恒星的下层表面将进入低温固态的重力核聚变过程,这一过程足以阻止恒星演变成氢弹。
以上推论如果成立,也否定了恒星的气态说。相比于恒星的气态说,恒星的固态说好像更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