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203 134
2016-09-12

      郑永年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先生最近几年在中国学术界颇为活跃,年初以来,他接连发表《中国为什么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国正处于知识短缺时代》、《我最失望的就是知识界》等雄文,直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积弊,获得了高度的认可。

      郑先生的观点极具爆炸性,几乎把中国学术界全盘否定,他认为中国很多学者在做的都是假知识,用中国的素材来论证西方的命题,而我们自己的命题还没找到。这些观点对中国社科理论界不啻当头一棒。

      面对郑先生的批评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窘境,除了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教授外,中国知识界几乎整体失语。凯恩斯曾霸气地说:负实际责任的人(政治家)尽管认为不太受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经济学家的奴隶。但聂的回应并不让人满意,不仅没有凯恩斯那样的底气,甚至避重就轻,将经济决策的责任全部推到政治家身上,将拿了国家俸禄,没有条件表达意见,也没唱赞歌视为本分。

      不得不说,对郑先生的责备视让中国知识界颇为尴尬。中国人真没有能力破解郑先生提出的问题,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吗?其实只要深入分析,即可对郑永年先生的责问进行全面的回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2 16:48:38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号:至简经济,或微博@勾红洋,真诚希望与大家一起沟通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2 18:01: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2 18:02:40


       一、“郑永年之责”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知识界

       郑先生指出,中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处于知识供应非常充分的时代。很难否认,正是在西方知识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知识界获得了思想大解放,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这客观地推动了中国的转型。除了在一党专政等少数方面和西方有明显的差异外,中国和西方在各方面都不断趋同。目前中国已经雄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度融入了全球分工体系,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显示出比欧美更大的热情,而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有抬头趋势。

      面对郑永年先生的责难,我们可能会涌现出一大疑问。仅仅三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知识界为什么一个从知识过剩转为知识短缺了呢?郑永年先生似乎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说明。另外,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的突飞猛进,已经对西方的知识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用西方的知识体系难以解释的新现象。国际上不少著名经济学家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许多现象屡屡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除了傲慢、偏执、意识形态等原因,根子还在于西方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并不具备普世性。

      在郑先生的行文中,隐含着另外一个命题。在现阶段,不仅中国知识界,即便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欧美也面临着知识短缺的困境。2007年美国暴发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然后是茉花革命、欧债危机及欧洲难民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欧美的经济举步维艰。在郑先生的众多文章及著作中,郑先生把矛头对准了西方现有的民主制度,对“大众民主”等进行深刻的反思及批判。

      西方的民主究竟是否适合中国,台湾似乎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亚非拉众多接受西方政治体系的国家鲜有成功的案例,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也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的知识体系不再只是仰视,越来越审视其缺陷。

      任何知识体系总是脱胎于它所处的时代,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欧洲,王室与教会、贵族及城市分享权力,一些城市有自己的议会和市政府。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自由、平等、民主等成为关键词。因为中国出一个秦始皇,自此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皇帝、官僚集团组成的庞大的国家机器,强大的王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大一统,专制王权,重农抑商等是关键词。(微信号:至简经济)

      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早于西方2000多年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与欧洲无论从文化、政治还是经济等方面出现巨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孕育了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直到近代,两种知识体系才出现交集。中国的落后使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但西方的知识体系并没有成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良药。

      人类文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谈到经济学时,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时,必须超越传统的思维,需要更为宏大的视角,从人类数千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来审视东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及重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2 18:03:34
龚民 发表于 2016-9-12 18:01
欢迎楼主予以回应!
现在论坛魔怔了,一个回复都要审核,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2 18:07:16


一、“郑永年之责”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知识界

      郑先生指出,中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处于知识供应非常充分的时代。很难否认,正是在西方知识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知识界获得了思想大解放,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这客观地推动了中国的转型。除了在一党专政等少数方面和西方有明显的差异外,中国和西方在各方面都不断趋同。目前中国已经雄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度融入了全球分工体系,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显示出比欧美更大的热情,而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有抬头趋势。

      面对郑永年先生的责难,我们可能会涌现出一大疑问。仅仅三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知识界为什么一个从知识过剩转为知识短缺了呢?郑永年先生似乎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说明。另外,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的突飞猛进,已经对西方的知识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用西方的知识体系难以解释的新现象。国际上不少著名经济学家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许多现象屡屡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除了傲慢、偏执、意识形态等原因,根子还在于西方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并不具备普世性。

      在郑先生的行文中,隐含着另外一个命题。在现阶段,不仅中国知识界,即便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欧美也面临着知识短缺的困境。2007年美国暴发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然后是茉花革命、欧债危机及欧洲难民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欧美的经济举步维艰。在郑先生的众多文章及著作中,郑先生把矛头对准了西方现有的民主制度,对“大众民主”等进行深刻的反思及批判。

      西方的民主究竟是否适合中国,台湾似乎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亚非拉众多接受西方政治体系的国家鲜有成功的案例,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也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的知识体系不再只是仰视,越来越审视其缺陷。

      任何知识体系总是脱胎于它所处的时代,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欧洲,王室与教会、贵族及城市分享权力,一些城市有自己的议会和市政府。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自由、平等、民主等成为关键词。因为中国出一个秦始皇,自此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皇帝、官僚集团组成的庞大的国家机器,强大的王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大一统,专制王权,重农抑商等是关键词。

      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早于西方2000多年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与欧洲无论从文化、政治还是经济等方面出现巨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孕育了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直到近代,两种知识体系才出现交集。中国的落后使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但西方的知识体系并没有成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良药(微 信 号:至简经济)。

      人类文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谈到经济学时,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时,必须超越传统的思维,需要更为宏大的视角,从人类数千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来审视东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及重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