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中运用了很多例子来演示怎样需求定律来解释人类行为。第一卷中有一个复印纸的例子,说大学教授申请经费,同样的经费,如果学校限定经费用途(只能用在买复印纸上),那么教授的用纸量肯定大于学校不限定经费用途的用纸量。教授对此的解释是,和不限定用途的经费相比,限定用途的经费其价值肯定减少,所以变相造成复印的价格下降,需求自然增加。
我想用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同样是用需求定律来解释这现象。复印的成本为不复印的收益。如果这笔经费不限定用途,则不用作复印上,也可用在其他研究事项上,这些事项的收益就是复印的成本,为正。但如果这笔经费限定用途,只能用在复印上,那么这笔钱用在其他地方的收益就为零了(事实上是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即这时复印的成本为零。零低于正,价格越低,需求越大。所以在限定经费只能用在复印用途上时,复印的数量会多于不限定经费用途时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