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9.物质的奇正分野和极值现象
2016.9.30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子没有质量,不带电荷,却又承认光子可以释放一个电子,转化为反电子,至少拥有两个电子的质量,携带两种电荷。
电子是什么?我认为是同电相聚的一种极值现象,是否最小或最大极值我不清楚,大规模的聚集可能以电子聚集的情况出现,同电相聚的极值现象可能是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
偏电荷光子的存在目前还是我的个人猜测,依据就是电信号(电中性光子)在电流转化上与一般可见光的差别。还有,就是正反物质、“黑洞”、“暗物质”,可能始于正反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如果属实,也是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因为我想不出其他的解释。质子和中子的存在也是一种极值现象,两者相差一个偏电荷光子,我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只能认为是客观规律,因为事实如此。
从质子和中子的形成开始,有了正反物质的差别,没有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差别,就没有正反物质的差别。两者的差别不是一个自由电子的差别,而是一个偏电荷光子的差别。正负电子可以自由结合,偏电荷光子不能吸收一个电子转化为两个电中性光子。所以,核外电子不能被压缩或吸收到核内质子中去,所谓“中子星”的存在可能是站不住脚的猜测。
物质的固体形态和分子形态是借助核外电子共轭实现的,核外电子的缺失可能导致分子和固体形态的消失。高密度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可能导致核外电子的暂时性缺失,这是一种临界温度,环境一旦改变,核外电子还会恢复,相邻紧密的原子可能形成核外电子共轭,泥土可能因此转化为陶瓷,不同化学元素转化为化合物,自由原子转化为分子形态。所以,质子存在相对的稳定性,偏电荷光子存在相对的稳定性,物质世界才有形态上的相对稳定性。
正负偏电荷光子的聚变是正反物质的聚变,质子、中子的结合却不是正反物质的结合,可能依靠电磁作用力。氢元素有三种形态,氦元素有两种形态,不同的组合形成了其他化学元素,这里也有奇正组合。据说宇宙中存在双核星系,与单核星系也是奇正组合,奇正组合也是客观规律。
找不到原因,而又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本着存在就是合理,就是现实,就是客观规律认识,这也是一种解脱。
你可以假设,我可以推理,才有百花齐放。什么都要板上钉钉,我只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