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2 13:02:07
简要内容:今年3月,老人参加了广州市农村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可以领到380元的养老金,“老两口一个月能领760块钱,用不着孩子们负担了。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保处处长阙广长解释,正因为这样,当地农保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能转移、可持续的制度建设原则。
“我们老人,个个月有钱拿,真好啊!”6月27日下午,广州番禺区大涌口村村民周好女家中,71岁的周阿婆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3月,老人参加了广州市农村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可以领到380元的养老金,“老两口一个月能领760块钱,用不着孩子们负担了。”
截至5月底,广东全省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22.2万人,其中56.5万人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今年下半年,广东将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预计到年底新增加参保农民140万人。
“存折比儿子的抚养费还及时”
5月18日,番禺石楼镇农民李大爷用农保养老金发放存折领到330元钱,李大爷激动地说:“这存折比儿子(的抚养费)还及时!”
首批参保农民拿到养老金,给广东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进带来示范效应。现在,番禺区刚开始农保试点两个月,已有6个村3029人参加农保,738人领到养老金,649人不缴费直接领取每月80元的老年生活津贴。
按照广州市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农村居民参加农保个人缴费标准由30到110元不等,分5个档次;村集体缴费也分10到50元5个档次,政府资助采取与个人和村集体缴费水平挂钩的方式,对应给予30到65元不等5个档次,鼓励多缴费、多保障。“为此,财政将投入36亿元。”广州市劳动局局长崔仁泉说,根据农民收入情况设定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和待遇调整机制,适应了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的需要,受到农民欢迎。
大涌口村的周好女和老伴一次性趸缴15年保险费28800元。她说:“儿女很支持,我和老伴缴费不到6万元,都是孩子们拿的。”加上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村民每人补贴50元,她每个月养老金380元。“领7年就赚了。”她笑眯眯地说。
制度设计“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能转移、可持续”
采访中我们发现,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民,虽然刚开始接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对“老有所养”都充满了新期待。2009年初,最早开始农保试点的粤东平远县劳动局在全县12个镇选取农民收入好、中、差的3个村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占94.3%的调查对象对农保表示欢迎。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保处处长阙广长解释,正因为这样,当地农保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能转移、可持续的制度建设原则。
据了解,广东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很有弹性。比如,按试点地区上年度农村居民月人均纯收入的5%—20%设定月缴费的若干标准,由参保人自主选择。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所有应保障的农民,使农民能缴得起费、财政能承受、养老待遇能保证农村老人基本生活。同时,对县(市)区政府的补贴、集体经济对个人缴费的补助也不强制,避免了因为这部分资金不到位阻碍农村养老保险推进。
最大的亮点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各类制度间的衔接通道,也可以在广东省内自由转移,适应农民身份转换和流动性大特点。
资金困难始终是农保推行过程中的拦路虎。
“总体而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在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之间呈现极不均衡的状态。全省参加农保人数达214万,但95%以上集中在发达的珠三角。”原因就是缺钱。阙广长说,广东对“基础养老金”要求必须达到55元,这就要靠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55元基础养老金补助,以中央补10%计算,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还需补入60%—70%。单是广东全省478万60岁以上老人,就要财政支出30亿元。发达的珠三角尚有无力资助的基层政府,欠发达地区更是困难重重。
一些地方想办法以“小财政”之力破解难题。广东欠发达山区平远县县委书记肖文浩说:“宁可少盖栋楼,也要搞农保。”这个县优先将农保补贴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财政按上年度全市农民月人均纯收入的1%给予补贴。
“目前,对于35岁以下人群,我们鼓励培训后外出务工,在企业参加更高水平的社保。”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农保的重点是45岁以上人群,今后还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机制,使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发展成果。
l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