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的宏观经济学分析中把利率简单化了,看上去整个市场上只有一种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它决定着货币需求。而事实上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包括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程度的金融资产都对应着一种利率,虽然彼此紧密联系,但又各不相同。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货币市场利率看成是一种基准利率,如某种短期国债利率,或央行再贴现利率。而各种债券的利率其实是一种“到期收益率”,它是能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之和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如果当前债券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某种债券价格上升,那么(其它条件不变时)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将变小。
如果这一“到期收益率”小于市场基准利率时,那么债券持有者将会抛售该债券,转而购买上述的短期国债。此时该债券价格便会下跌,从而其“到期收益率”又会回升。因此,假如金融市场完美的话,套利行为会使得各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始终等于市场基准利率(期限和风险因素另算)。所以,我们在宏观分析中,可以简单地认为市场中只有一种利率。
这样也就解释了利率与债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当预期未来现金流入不变时,利率上升(要求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随之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而债券价格升高,意味着其收益率下降,套利行为引发整个市场利率也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