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7-8-16 19:12:02
王宝树 发表于 2017-8-16 19:10
楼猪直接印钱消费不就完了吗
正因为,楼主前面所说,前人、他人所说,包括美国新政,凯恩斯革命,都存在合理性,

所以啊,二战以后,冷战以来,各国都搞干预,搞债务,搞印钱啊。




宝蛋,你说话都离题万里,男女不分,风马牛不相及。人家是满嘴跑火车,你是满嘴跑飞机,跑母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16 19:20:26
1993110 发表于 2017-8-16 19:12
正因为,楼主前面所说,前人、他人所说,包括美国新政,凯恩斯革命,都存在合理性,

所以啊,二战以后 ...
奥。。。。原来如此啊。。。。。煞笔楼主这么高明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16 19:22:46
王宝树 发表于 2017-8-16 19:20
奥。。。。原来如此啊。。。。。煞笔楼主这么高明啊。。。。。。。。。。。。。。。。
宝蛋,基础性的概念,常识性的名词,你都要盯紧了,弄清楚定义,搞明白含义。


你说话啊,别满嘴跑飞机,跑母鸡。


你就事论事,展开你的挑刺,挑剔,鸡蛋里挑骨头,搞批评,搞批判,大哥我很喜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09:45:41
这里其实我不是很明白前面几个等式是怎么来的?有参考文献吗?
然后最后几个等式应该是有假设条件的,如假设 社会(市场)中收入=支出且全部用于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09:48:49
1993110 发表于 2016-10-15 15:43
资本的成本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

------这是一个系数。
然后关于成本加成率,我想应该是需要减1的,也就是说资本的成本加成率应该是b-1,产出的成本加成率应该是a-1,不过这不影响该楼后面的推导。
然后该楼的这句话“b如果越大,平均利润率a就越高”,这里是主观推测还是假设劳动方的总产出(成本)不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09:50:15
1993110 发表于 2016-10-16 03:36
劳动者总收入*(1+a)/(1-a/b)
=产出总成本*(1+a)*成交比
=产出总成本*e^i
这里劳动者总收入应该与a相关吧?不知道我有没有理解错。
如果相关的话就应该有偏效应,需要仔细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1:34:34
奇犽dsp 发表于 2017-10-15 09:45
这里其实我不是很明白前面几个等式是怎么来的?有参考文献吗?
然后最后几个等式应该是有假设条件的,如假 ...
没有参考文献啊,都是兄弟闭门造车,推导出来的。


总产出值,是全社会所有卖主所提供任何货物的市值之和。类似于产值。

这些产出值,在提供出来之后,用于出售,但,可能全部卖光了,也可能有积压过剩。

这些产出值,当卖出了,就形成货币的收入,

也就是有:


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



以上,是推导的基础,出发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1:37:07
奇犽dsp 发表于 2017-10-15 09:45
这里其实我不是很明白前面几个等式是怎么来的?有参考文献吗?
然后最后几个等式应该是有假设条件的,如假 ...
我先去忙会,回头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2:33:55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5 11:34
没有参考文献啊,都是兄弟闭门造车,推导出来的。
因为其实经济学的很多式子推导的时候都是加入了诸多假设,所以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你每个式子的假设条件。。。(有点迷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2:34:56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5 11:37
我先去忙会,回头再说,
好的~其实你的模型我还没有看完,今天事情比较多。。。。(其实每天事情都很多,哭死,还想把没看完的文献看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5:44:56
奇犽dsp 发表于 2017-10-15 12:33
因为其实经济学的很多式子推导的时候都是加入了诸多假设,所以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你每个式子的假设条件。。 ...
我推导的模型,基本上没有假设条件,或者说,有假设条件,但相当普通,相当平常,也算相当少吧。

主要是逻辑推导,有点像物理学、数学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5:46:44
奇犽dsp 发表于 2017-10-15 12:34
好的~其实你的模型我还没有看完,今天事情比较多。。。。(其实每天事情都很多,哭死,还想把没看完的文献 ...
请先忙,

请抽空多看看兄弟的模型,也请多挑挑毛病,和多问一些问题,这些对兄弟都是莫大帮助。

我先推导几步,再用几天,慢慢推导,慢慢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5:59:28
奇犽dsp 发表于 2017-10-15 12:33
因为其实经济学的很多式子推导的时候都是加入了诸多假设,所以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你每个式子的假设条件。。 ...
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

以上,是推导的基础,出发点。

上式就是说,

全社会每一个人都向市场提供货物,货物会有一个市价、价钱、市值,代表了这些货物。
例如汽车的一辆,是十万元的货币,值十万元货币,市值是货币的十万元。
每一个人提供的市值,可能等于0,可能大于0。
所有人提供的那些货物,例如是产品,例如是要素市场上的劳动力、土地,等等等。

总货物提供后,会有销售。销售的话,可能卖出去了,可能没卖出去,可能卖光了,可能没卖光。
那么,卖出去的,就是实现收入,就实现了收入,得到了货币,这些货币是收入,是货币收入。
例如十辆汽车,每辆十万元,卖出去5辆,就得到货币收入50万元,还库存另外5辆。

所以,全社会的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成交比例小于等于100%。

以上,货币收入=货币支出,是恒等式,不需要解释。

以下,不考虑证券市场等虚拟经济,仅仅考虑实体经济。
在实体经济当中,不考虑进出口、国库收支,暂且舍弃了这2方面的收入支出内容。
这些舍弃,这应该不会影响基本的结论,不会对结论产生实质性的重大的影响。


那么,
总货币支出,就只有2个方面,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这里的支出,是货币的支出。
实物性的投资,这里不叫做投资支出。拿大饼换面包,这里不叫消费支出。
只有花钱,直接使用了钞票,才叫支出,才叫货币支出。
那么,
全社会的总货币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就是为了挣钱而去花钱。
消费支出,就是为了消费而去花钱。


小结来说,

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成交比例小于等于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5 16:30:31
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

那么上式的右边,也可以展开,如下:

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

就是说,全社会所有人的货物的市值,加总之后,总是可以分解成总成本,和总加成,这么两部分。

什么叫利润率,什么叫利润呢?就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搞了加成。

每一个人的产出值,即每一个人货物的市值,都可以分解成二部分,一个是成本部分,一个是成本的加成部分。

当然,有的人,其产出值的加成部分是等于0,另外有的人,其产出值的加成部分是大于0,

那么,所有人的各自市值,在分解后,在加总后,就能得到全社会的总成本,总加成,总量也是二部分。

进而,加成部分可以用平均利润率来表达,亦即:总成本+总加成=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

上述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平均。上述平均利润率,也叫做平均化的成本加成率,是同一个意思。


再次小结一下,即有:

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6 13:39:54
总货币收入=总货币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


根据:总货币收入=投资支出+消费支出,
移项:总货币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两边同除以总货币收入,得:1消费支出/总货币收入=投资支出/总货币收入
令:消费支出/总货币收入=r,则有:(1r)=投资支出/总货币收入
整理得:总货币收入=投资支出/(1r)


根据:总货币收入=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
可得:总货币收入=投资支出/(1r)=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总产出值*成交比例=总货币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6 13:52:18
总货币收入=投资支出/(1-r)

上式也可以写成:投资支出/(1-r)=总货币收入


上式可以看成,有一个无穷递降等比数列,首项是投资支出,公比是r,套入公式对它求和就得到了总货币收入。

上式中的1/(1-r),可以看成数量等于投资支出的一笔钱,它的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看成数量等于投资支出的一笔钱,它的投资乘数、货币乘数。

上式中r=消费收入比=消费支出÷总收入,由此可见:0<r<1;r越大则成交总额越大;r趋向于1时总收入趋向于极大——此时,总产出的数量需要足够大,才能够满足全社会的交换。上式还可以转换为:1÷(1-r)=总收入÷投资支出,则r就从消费收入比转化为支出收入比。也就是说,1元货币的支出,总是能够引发逐渐收缩的一系列收支,由此累计可得的成交额=1÷(1-r)=总收入÷投资支出。进而来说,消费收入比、支出收入比作为结果,也体现了人们将收入转化为支出的程度、速度。如果当期收入全部用于当期消费,推广来说,如果任何人们将当期任何收入全部用于当期任何支出,则当期货币流通等价于匀速惯性运动,此时全社会使用1元货币流通等价于使用1百亿元货币流通,此时全社会的总收入趋向于极大,直至全部货物全部出清;反之,全社会的收支趋向于递降,直至停滞。再进而来说,任何1个当期都有潜在的总量货币的匀速惯性运动。或者说,潜在具有与货物供给频率相协调的1个货币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运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运动被打乱,被衰减,变成了加速度的减速运动,变相改变了运动频率,变相加大了运动周期。

上式就是交换总值模型。这个模型的经济意义就是说:任何买主以各种来源的货币,随意进行存储,随意进行支付,购买各种来源的货物,则在状态上特别是结果上来说,总是等价于首项为投资支出,公比为r的一个无穷递降等比数列;总是等价于投资支出规模的货币,按照1/(1-r)的速度进行流通;总是等价于总的投资支出以1/(1-r)的乘数效应所形成的那些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6 13:57:23
投资支出/(1r)=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总产出值*成交比例


从上述式子来看,投资支出越大,r越大,则总产出值的成交比例越大,货币的成交额越大,货物的成交量越大。
-----------------此时,r不仅仅是消费收入比这种含义了,而有更一般含义,譬如经济运行速度、循环效应等等。




另外,
进而来说,全社会总产出的成交比例越大,货币成交额越大,货物成交量越大,亦即全社会挣钱越大,消费越大,
那么全社会来看,挣钱越大,被消费的货物越大(其中含劳务服务等等,例如医疗等等),则全社会的福利越大,全社会的福利越大,也表明效率越大(往往越大),亦即社会经济整体的运行效率越大。
-----这些问题就暂且不多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6 18:04:04
投资支出/(1r)=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例



上式概括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各样的内容、状况,说明了社会经济运行当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7 11:38:58
转帖:

《21世纪资本论》对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皮凯蒂(Thomas Piketty)将世界经济分成两个基本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两者都被用于生产并分享产出的收益。资本与劳动力的区别在于,资本可买入、卖出、拥有,而且从理论上讲可无限累积,劳动力是个人能力的使用,可获得酬劳,但不能被别人所拥有。皮克迪认为,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固有现象。

以上转帖完毕。

那么,
劳动报酬增长率,总是倾向低于经济增长率,而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高于经济增长率。
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高于经济增长率,这是由于成本加成率,即广义资本利润率。
资本回报率,一方面压制经济增长率,是阻力,另一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率,是动力。
资本利润率,当其较低时,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阻力较小,当其较高时,阻力陡然升高。

参见以下转帖:

根据空气阻力的公式:
由上式可知,正常情况下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空气阻力系数及迎风面积成正比,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当飞行速度较低时,阻力较小,当飞行速度较大时,阻力陡然升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1 17:56:57
国内供给总值,是指当期用于交换(已经上市或者将要上市)的所有货物(包括二手货等等任何货物)的所有货值,其中也包括各种重复核算(例如面条这种货物当中,包括面粉的货值)。这其实是人们所见市场、货物的全貌。
国内成交总值=国内供给总值*成交比例
国内供给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1 17:59:23
国内供给总值,是当期总货物的市值,是任何货主手里任何货物的市值之和,其中包括各种重复核算等等。

国内供给总值=当期总货物量*平均单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1 18:01:29
从人类产品扩展到人类货物之后,可以得到等式:

当期总货物量=当期总劳动量=当期就业人数*1期

其中,总货物中包括:当期产品、往期产品、二手货、古董、地皮、矿藏、劳动力、金融品等当期货物,是应有尽有。

其中,当期就业人数,指社会上一切市场化、商业化、职业化的上班人员、工作人员,应有尽有,可取平均就业人数。

其中,当期就业人数=当期有劳动能力人口*就业率。

其中,当期货物可能在当期销售出去了,也可能在当期尚未销售出去,

即有:当期销售总货物量=当期总货物量*成交比例=当期总劳动量*成交比例=当期就业人数*1期*成交比例




转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三个等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1 18:09:57
以上也就是说,

由国内供给总值,
可转换为:当期总货物量=当期总劳动量=当期就业人数*1期

由国内成交总值=国内供给总值*成交比例,
可转换为:当期销售总货物量=当期总货物量*成交比例=当期总劳动量*成交比例=当期就业人数*1期*成交比例

这样一来,货物的实物量、货物的劳动量、货物的价钱量,可以互相转换、互相等价。

也就是说,本帖的模型,是交换的市值的模型,也是生产的供给的模型,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1 18:41:15
当期总货物量=当期总劳动量=当期就业人数*1期

当期的货物量,当期的总货物量,是实物量,分别有实物的单位,例如吨,箱,公升,等等。
在加总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货物表现为一般化通货,表现为无差别的均质货物。
无差别的社会通货,以无差别的劳动时间为基准,为量纲、单位。

劳动时间=劳动着的人员*钟表时间。
当期的劳动量,当期的总劳动量,是劳动时间,量纲单位是人年、人月、天人等等。
各种各样的劳动,可以加总为无差别的社会劳动,即均质的人类劳动。


商品加总和通货、货币、价值的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1:01:53
不知所云,最好三两句云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2:44:12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4-1 11:01
不知所云,最好三两句云完
这个和你学习的、熟悉的术语体系,不是一码事,是两套概念系统。

我说的话,说的事情,都很平常、日常,都是常识性的,并不复杂晦涩。对错另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0 19:14:01
1993110 发表于 2018-3-31 18:09
以上也就是说,

由国内供给总值,
可转换为:当期总货物量=当期总劳动量=当期就业人数*1期
更正一下:

上述有疏忽了。
当期的总货物中,有在当期继续销售的往期货物,有当期生产的产物,等等。这些,都含有以往的劳动。
亦即,应该是:
当期总货物量=当期劳动量+当期货物中以往劳动量=当期就业人数*1期+当期货物中以往劳动量

当期来看,当期货物中的以往劳动量肯定是可数的,是有数量的,是与当期发生劳动量有比例关系的。
因此,可以说:
当期总货物量=当期劳动量+当期货物中以往劳动量=比例系数*当期就业人数*1期,比例系数≥1

在精确度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
可以假设:当期货物中以往劳动量≈往期库存产品劳动量当期产品中所消耗往期产品劳动量。
或者假设:当期货物中以往劳动量≈上期总货物量*(1上期成交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8 16:51:47
劳动者总收入*(1+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
=产出总成本×e^i
=产出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
=投资支出/(1-消费收入比)
=(源于往期积蓄的当期支出+源于贷款的当期支出)/ 当期积蓄占当期收入的比例
=全社会总成交额
=全社会总实现收入
=全社会总实现支出
总劳动报酬的比重,总资本的平均孳息率,二者唯一决定了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那么,总劳动报酬的比重,这是社会经济运动的结果,也是原因。

那么,这是总支出等等的结果,各种各样的人们(含国库等等),分别以各种各样的货币来源(含税收等等),针对总产出(劳动报酬类产出,资本收益类产出),分别进行各种各样的开支,出现了总劳动的报酬,总资本的收益。

那么,总产出,分为劳动报酬类产出和资本收益类产出这二大类,总产出当中,也可以不分解出税收,也可以视同为不包含税收,亦即,可以看成,收入者只有二类是劳动者和资本者,没有第三者是国库等等。亦即,这可以看成,劳动者和资本者是唯一的收入者,他们各自取得自己的收入之后,之后,才把自己的收入,另外分解成税收等等,另外缴纳国库。

那么,国库的支出,是在总支出当中核算的,不在总产出当中核算。至于国库的收入,譬如国有企业的产出等等,则视同为一般企业,包含在总产出当中,而譬如税收等等,则视同为不包含在总产出当中,是总销售收入取得了之后,另外发生的分解,递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8 16:55:24
劳动者总收入*(1+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
=产出总成本×e^i
=产出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
=投资支出/(1-消费收入比)
=(源于往期积蓄的当期支出+源于贷款的当期支出)/ 当期积蓄占当期收入的比例
=全社会总成交额
=全社会总实现收入
=全社会总实现支出
总产出值*成交比=全社会总成交额=(劳动报酬类产出值+资本收益类产出值)*总成交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8 20:33:48
总产出值=劳动报酬类产出+资本收益类产出=总收入(总销售收入、总实现收入、总货币收入)+积压过剩部分。总产出值被看成不含税收。

总收入=总产出值*成交比=劳动报酬类收入+资本收益类收入。这些收入者,被看成是收入了之后,另外再把税收递交给国库,边收入边递交。

总支出=各种各样的购买者以各种各样的购买力来源分别进行购买的总支出,其中包括国库以税收等等进行的支出。

总收入(总货币收入)=总支出(总货币支出)。这个总收入,特指总产出值的销售收入,收入者特指劳动者、资本者两大类(所有的货主,含要素品等等的货主,要么提供了劳动报酬类产出,要么提供了资本收益类产出,在这个意义上,把所有货主分为劳动者、资本者,此外无他),不含国库收入。至于国库收入,虽然来自对总产出值的分割,但是被看成,有另外的渠道,在另外的场合,从而不包括在总产出值当中,不包括在总销售收入中,国家国库等等不属于这里的收入者了,是另外场合的收入者。


上述对国家、国库的收支,所进行的处理,仅是为了简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