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的市情是“省的构架、市的体制”,可以概括为四大: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到2007年底,户籍人口3200万,常住人口2800万,农村户籍人口达2358万。重庆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1.05亩,按人均可耕种土地5亩计算,重庆富余农村劳动力近1000万人。在农村劳动力富余而土地等农业资源占有严重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特殊市情下,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到2008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845万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56%,转移比重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转移到市外400万,其余在市内城镇就业,在全市城镇职工中农民工已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重庆既是农民工输出大市,也是农民工就业大市,农民工逐步成为了一支新兴劳动大军和庞大社会群体。
农民工问题不仅是重庆的特点,也是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重庆的情况在全国非常具有代表性,具体表现:
1,农民工务工呈现出"外减内增,总体持平"趋势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农民工出市务工的人数出现了萎缩的态势,其中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人数减少明显,到中西部其他地区务工人数与往年基本持平。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的一季度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在正常年份,重庆农民工市外务工人数将近400万,但09年春节后农民工市外务工人数较平常下降了6.4%。重庆市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工数量之所以会减少主要是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明显减少,许多企业停产限产,导致很多返乡农民工不得不改变务工地点或另谋职业。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统计显示,重庆农民工外出到中部、西部及其他地区的农民工总体并未发生大的变化,而到东部地区的人数较上年减少约7.4%,其中到浙江、广东两省的农民工减少数量最为明显,减少约5.9%,福建、上海则紧随其后。 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重庆整体经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吸收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这在很大程度缓解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一季度调查显示,重庆农民工市内务工人数增加约4.3%,其中乡外区(县)内减少约7.6%,区(县)外市内增长约11.8%。而来自重庆市社保局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重庆市回流的360万名农民工中,已有352.9万人找到工作,只有7.8万人有就业意向并没有就业。
2,工资性收入受危机冲击增速放缓
虽然农民工就业并未如原先预想那般严峻,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民工务工收入增长还是出现了放缓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4月份对1800个农户抽样调查显示,09年一季度重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92元,同比增加63元,增长11.9%,增幅比2008年一季度低2.9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务工收入189元,同比增加23元,增长13.5%;外出务工收入331元,同比增加29元,增长9.5%。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告诉记者,从宏观统计数据上看,重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似乎仍是双位数增长,但这是因为这部分收入的基数较低,如果具体到个人,工资性收入放缓的趋势就是相当明显的。
3,传统行业仍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
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重庆农民工市场供求趋紧,随着产业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对员工素质尤其是技能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统计显示,目前重庆6成以上招聘企业用工需求集中在熟练工和技术工,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明显加大。 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企业招用工总量减少,而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的用工选择余地增大,不少企业提高了用人条件,普工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从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来看,重庆仍有58.9%的省外务工农民工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培训,67.2%的省外务工农民工仍集中在缺少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和建筑业。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说,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家政服务业大量吸纳农民工本土就业的趋向也非常明显。
4,重庆农民工弃农倾向明显
在重庆农村调研结果中发现,即便是在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时间里,相对于单纯的农业生产,外出打工的相对经济收益仍然要高出很多。以农业生产中占大头的种粮为例,无论是散户还是大户,重庆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每年都在以5—10%的幅度加速下滑,农民现在种粮的积极性明显受到打压。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重庆本地经济发展持续繁荣,农民工本地劳务收入增速加快,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调查显示,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6元,比2007年增长617元,增长17.6%,其中在重庆市内的务工收入人均达到1083.35元,增长14.5%,超过重庆市外务工收入3.5个百分点。特别是重庆市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加快,本地就业机会大大增加,更多的农民愿意在本地就业,实现在家务农和市内打工两不误。重庆本地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对农民工有相当的吸引力,数据显示,在"年后是否有打算外出从业"的调查中,有63.8%的农村劳动力愿意在重庆市内就业。同时,重庆市政府和各区县也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问题,实施了"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拓展市外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有力措施,促使返乡农民工在重庆市内创业和就业,本地务工人数增长。调查显示,一季度末期在乡外市内打工的劳动力同比增长了17.8%。根据对重庆1800个农民工家庭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在年末返乡的市外务工农民工中,年后愿意在本地务工经商的人群约占返乡总人数的46.3%。
5,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缺失。全市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低,多数没有工伤保险,据重庆统计局调查统计,全市参加工伤、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比例仅分别为10.5%、1.8%、0.9%、1.4%。由于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和缺乏规范管理,使农民工保险缺乏责任主体,加之保险费缴纳不能跨省市、跨地区、跨城乡流转,使已有的保险政策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