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590 5
2009-07-14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昨日在2009珠三角民营经济高层论坛暨珠三角工商领袖峰会上表示,房价炒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开发商心黑,而是百姓太有钱。(凤凰网7月12日)
     茅于轼的逻辑很简单:房价是被需求拉升起来的,如果房子没人买,价格肯定上不去。在这样的逻辑下,开发商不但不是暴利者,相反,是善良的;开发商不是黑心的,相反,是老百姓主动“送上门”的。只是,这样的道理和解释,不知道能否说服你——公众?
     不幸的是,在网站上,众多网友开始了针对一个人的战争,纷纷讨伐这种观点——茅老再次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在笔者看来,“老百姓太有钱”的逻辑比“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的地产商言论更丑陋,更缺少人性化。如果说,后者是站在自身利益立场发言的话,那么,茅老的言论不啻于是在抹杀老百姓的住房权利,进而在为暴利者张目。
   
     “老百姓太有钱”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贫富差距有目共睹,财产的不正常积聚的风险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0.4%的人掌握70%财富的数字能说明老百姓有钱吗?
      “如果房子没人买,价格肯定上不去”的说法,在笔者看来,不堪一击。要知道,老百姓为了房子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最新《中国房地产金融安全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城镇人口中,有70%无新房购买力。尽管从总体上看,国外房价要高于国内,但是,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国内,其房价与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一般在3~6倍之间。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10—20倍。可以认为,我国公众为负担高房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者,他们不仅要透支几十年的收入,还要透支再教育、投资或者创业的机会和上升的路径。长此以往,我们只能面对越来越多的房奴、伪中产阶级、脆弱的中产者。“老百姓太有钱”的话语是不是地产商能量的折射呢?是不是学界和地产界沆瀣一气的表现呢?
      明确地说,这样的景象是以丧失老百姓的发展权为代价的,是以丧失整个社会的和谐为代价的。由国土资源部下属部门发布的《2008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逼近4000元关口,达到3919元/平方米。这也意味着当年城镇居民一年不吃不喝,仅能买到4平方米的商品房。面对城镇居民一年不吃不喝,仅能买到4平方米的商品房,再次揭示了一个冰冷的事实:高房价正成为社会断裂的制造者,而不是“老百姓太有钱”。
        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政0府监管市场能力的脆弱和部分政0府在经营城市口号下为地方政绩寻租,导致中低档住房价格连续过快上涨,造成房地产投机活动猖獗。这不仅造成大量普通群众买不起房,而且直接影响了公众基本生存居住条件目标的实现,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在房价博弈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些政0府官员、中介机构、经济学家已经成为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帮凶,进而形成了对暴利的“共享”机制。当然,这种是异化的“共享”。
        中国“老百姓太有钱”,全世界都笑了!一年不吃不喝,仅能买到4平方米的商品房的中国老百姓,“太有钱”吗?如果说有钱,钱也早被黑心的开发商吞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15 08:36:04
茅于轼,人口有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5 10:10:03
看看原文再发表议论吧,批评前首先要了解,这是基本人品素质。
茅老的话明明指向贫富不均,却被断章取义篡改标题,要么别有用心,要么素质低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5 11:19:38
我也觉得楼主不要断章取义,茅老不会那么弱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5 12:41:43
差点被楼主蒙了眼 茅于轼到我们学校做得讲座很风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5 13:05:59
中国老百姓确实太有钱,茅于轼说的应该是储蓄!中国人应该更加注重保障,医疗这些方便,还是中国人的关注点引发了供求状况,如果国家有大批廉价住房,我想房价就不会那么高,反正中国现在是70年产权,外国人在中国买房了放手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再卖出,就是因为产权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