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12 10
2005-10-11

销售假冒优质品的伪劣品,囤积居奇或低于成本的倾销,对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影响吗?如果有不利影响,是市场机制的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11 11:26:00
我们生活的社会,并不是新古典所假定理想状态。“不完全信息”本身是个约束,在此约束下人们所支付的“成本”,不应视为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1 14:47:00

提这个问题是出于这个疑惑: 虚构的(不真实的)需求和供给会不会使得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所得到的均衡也是一种虚构的“效率最优”。资源是有浪费的。 请张斑竹再分析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1 20:56: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5-10-11 14:47:27的发言:

提这个问题是出于这个疑惑: 虚构的(不真实的)需求和供给会不会使得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所得到的均衡也是一种虚构的“效率最优”。资源是有浪费的。 请张斑竹再分析一下。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们可以无成本地知道“真实的”需求和供给,那么市场也好,计划也好,都可以达到一种经济学家所希望出现的理想状态。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不可能达到这种状态,正因为交易费用,信息费用的存在,我们才需要“制度”。市场的优势恰恰就在于,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导出“真实”的需求和供给。当然,决不是无成本。这就是哈耶克的关键论证。

马克思看到了市场“浪费”的一面,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是既定的不完全信息下的必要代价。而以中央集中的经济方式去取代,导出“真实”需求的成本更加昂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2 15:06:00

当信息不可能被一个中央所能掌控的条件下,市场机制是一个好的平台,用于参与者自我披露供给和需要信息。两者选择市场为优,这个同意,张斑竹说得也很透。

问题是: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简单的“市场参与者”演化为“市场利用者”,有没有交易费用是市场机制派生的,是一些参与者想利用市场机制而人为制造的;或事与愿违而不必要的。市场机制不是克服这些问题的“药”,倒是形成这些“病”的条件。为了减少这些费用还又必须设立一些“制度”因而又需要花费一些成本。以至消弱了市场本身的功能,增加了交易费用。

如果存在“市场机制派生的交易费用”,那么是否还需要其它的辅助机制来共同完成交易,达到更优的状态?

另外,现在主流意见什么是“理想”状态的标准? 对于一个既定的社会各个主体的效用函数(似还没有具体的映射关系)集,和禀赋集,怎么得到“理想”状态?按照sungmoo的说法,现在最优点求解还是个迷啊?自己正在思考,很想找个标准论述,斑竹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2 18:58:00

若言兄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记得张五常先生在《经济解释》一书中似乎提到过类似的问题,但我的观点与张先生不同。荣后再述。

请参见经济解释卷二第九章

另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能否提供相关链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