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有一堆米,一只鸡看到了赶紧跑过去吃起来,对于鸡来讲它只为了现在活着,他不会考虑如果地上的米吃不完,收起来留着以后再吃。小鸡没有哪个能力谋划未来,它只能为了现在活着,能多吃一点就多吃一点,如果吃不了,剩下的也不属于它的,其它鸡会把地上的米吃掉,小鸡只为现在活着这与人的行为有明显的不同。
地上有一堆米,如果一个人看见了会有许多的选择,他可能会不在乎,如果他认为自己收拾这些米得不偿失,他觉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于是他会不管不顾地走开;它也许会把这堆米收拾起来,如果他认为米对于他非常重要,他不想浪费一颗粮食;他也许会任由小鸡把地上的米吃了,如果那只鸡是他的,地上的米不是很多。无论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都是在为以后打算,他的行为是在觉得对以后会对自己更有利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人是未来的动物,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指向未来的。即使是在做一顿饭,他也要预想饭是什么样的?要达到什么程度?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谋划未来将要发生的,并且一直在希望将来所发生的能够按照事先所预想的发生,如果有出入,他会检查出入在哪。人生活、工作甚至是做生意都是希望今后将要发生的都是按照自己预想、规划的发生。人是未来的生物,人都是在为未来谋划,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因为人有能力谋划未来,并为了未来按照自己的预想发展而努力去做。
很少有动物谋划自己的未来,为了未来做一些事,即使有,也是根据经验和遗传去重复它们祖辈所做的,就像秋天松鼠会存储坚果用于过冬,它们所做的都是它们父母所做的,它们这样做了不会多想,不会思考,不会预想以后会怎样。
人则不同,人总是要对未来怀有梦想,并为着这个梦想而努力。人希望从未来获得利益,在经济上就是今天所做的都是对未来的投资,这个投资刚好了是正确的,他就能从未来获得利益,如果不幸失误了,他今天的投入就血本无归。对未来投资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上个世纪90年代住房私有化那会儿很多人并不舍得在房产上花钱,当时的工资很低,人们舍不得在固定资产上花费太高,一些人还指望单位分房。后来才知道90年代买房是最合算的,当房价成倍,几十倍的增长,一些人才后悔自己当初的行动。如果早知道房价要涨,他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即使借钱买房也是合算的,如果他那个时候投资,他早已经是一个富翁了。没有谁拦着他,他自己的决定限定了他,他所做的一切,对于未来的预测并不正确,他当时觉得把钱花在其他方面而不是花在房产上是英明的决定,虽然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人总是在谋划着未来,但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如果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保持稀缺性是必要的。因为一种行为在当时是稀缺的,才会有可能有价值,人人都去做了,稀缺性降低了,其所能得到的利益必然会降低。中国人喜欢跟风,其实是犯了经济学的大忌,盲目的跟风不过是在填补稀缺性,使所得到的利益降低。看到别人养猪赚钱了,于是一窝蜂地跟着去养猪,随着养猪的人的增多,猪的存栏量的增加,猪肉的价格必然要回落,因为猪肉的稀缺性在降低,其价格必然回落。
中国人的许多经济行为都是受到跟风的毒害,最后血本无归。从经商热到房地产热,再到股票热,每一次过热之后,被套牢的都是最后的接盘者,最热的时候进入股市或房市,都会被套牢,在经济上吃大亏是必然的。
反之做其他人不去做的行为反而有可能是成功的。八十年代国美黄光裕的作为是与当时的流行行为相反的。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当时的物质奇缺,卖什么都赚钱。根本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倒闭的风险。在当时你要多赚钱,就把卖价定得高高的,能宰一个就宰一个,当时流行的是谁最能骗,当年经商的人缺乏起码的诚信,更不会考虑让利给消费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稀缺的物资变得丰富了起来,冰箱、彩电多了起来,人们不再买不到了,而是面临着卖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彩电、冰箱的库存积压起来,于是相互压价。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黄光裕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集中采购,压低家电采购价格,让利给消费者,降低彩电冰箱的价格。在当时人人卖高价的时候黄光裕的想法和行为无疑是特立独行的,是很稀缺的。也正是这么一个稀缺的想法成全了黄光裕,成就了国美。假若当时人人都能够向黄光裕一样去想,那么今天家电老大的位子就不可能是他黄光裕的了,稀缺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够是经济上的正确的行为,才有可能获得高额的利益。
一种适当的正确的思维在其刚刚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被人认所接受的,其他人都会觉得他神经不正常,不会轻易的接受的。那个第一个发现藏香猪市场价值的小警察当时被周围的人视为疯子,其实想法和行为是稀缺的,正是由于其稀缺性最终成就了他,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马云说:“1999年创业时,我们想给中国企业推销电子商务,当时几乎不可能做到——跑了十个客户,十个全都被拒绝。后来只要有一个没拒绝,我们就很高兴,特别高兴。”
99年马云看到的大多数人没有看到,而错失了机会,这样的机会被一个日本人孙正义抓住了,在马云被国内投资商拒绝的时候孙正义伸出了援手,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才起步,才有了马云的辉煌。马云看到微商在中国有前景的时候,当时的思想是稀缺的,而正是这一稀缺的思想成就了马云和孙正义。稀缺性是人们在谋划未来必备的品质,如果他想成功的话,他就不能采用人人都在想都在做的,保持稀缺才能保证成功,新颖的想法一定是稀缺的,但新颖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如何才能够保证一个思维即是稀缺的,又是正确的,把人们带入成功呢?这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有用性的必要,这个有用性的方向才是决定其是否正确的关键。
稀缺性是一个人谋划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在谋划未来要想获得成功他的想法必须是稀缺的。别人淘金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卖水呢?无论淘金者是否淘到金子,他们总是要喝水的。水是必需品,蜂拥而至的淘金人就是你源源不断的客户。高风险的淘金收益变成了稳定的卖水的收入。一将成名万骨枯,淘金者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你不需要承担淘不到金子的风险,不需要和别人争夺潜在的金矿。你只需摆好饮水摊,你的收入和利润就滚滚而来了。
别人淘金你卖水想法一定是稀缺的,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假若你像大家一样眼睛只盯住金子,你顶多是一个普通的淘金者,你成功或者失败运气的成分比较大,你并不能完全的掌握自己的命运。卖水的想法是稀缺的,这么做的人很少,水一定是稀缺的,其价格一定很高,你所赚取的利益就会很大,你离成功就会很近。
那么什么样的想法即稀缺,又是正确的能引导你走向成功呢?人们在谋划未来稀缺性是其必要的条件,而有用性则是其成功的充分条件,一个想法它即使是稀缺的,如果根本没有什么用途,那么这个想法就不可能是正确的,有用性是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你们知道信用卡是谁发明的吗?有很多版本,我最喜欢这个版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弗兰克的同学,一次在曼哈顿请客户吃饭,发现没有带钱包,只好打电话叫老婆来买单。他事后觉得很尴尬,于是就想,有没有办法创立一个餐馆用餐的赊账俱乐部,向餐厅出示俱乐部会员卡,就可以赊账,并且打折?于是他就拿这个想法和餐厅老板沟通。餐厅老板觉得这个想法很疯狂,本来都是现金结账的,你要赊账,还要打折?!弗兰克就想,我找十家餐厅,如果他们都拒绝,我就放弃这个想法,但如果有一家同意,我们就成立这个俱乐部。结果,如你所知,真的有一家餐厅接纳了这个疯狂的想法,于是全世界第一张信用卡(的雏形)就诞生了。
信用卡的想法很有用,所以它成功的被接受,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从中找出什么样的想法是有用的想法,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呢?
有用是一个个人的评价,一件事物对于一个人是有用的,但对于其他的人却可能是没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吸烟对于烟民是有用的,有的人是为了提神,有的人为了上瘾,无论如何吸烟者都认为吸烟时是有用的,他们不惜在香烟上大量的花费金钱,并享受吸烟带来的幸福时光。吸烟对于不吸烟者则不是那么有用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不吸烟者讨厌吸烟者在他们面前吸烟,于是你就不能清楚香烟到底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将香烟针对于吸烟者是有用的就足够了。如果对于吸烟者的有用性并不对于其他的人造成太大的伤害,我们就可以接受其有用性,香烟的有用性就可以取得存在下去的可能。如果吸烟有害大于吸烟有益,吸烟对于其他不吸烟者造成的伤害巨大,那么吸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市场上也不应该有烟卖。
向牛奶里加入三聚氰胺,对于奶农和牛奶企业是有用的,它可以使得监测牛奶当中的氨含量出现虚假数据,牛奶企业于是可以从中得到高额的利润。但是这样对奶商有用的“技术”对于消费者却是非常有害的。“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了解卫生部2008年9月21日通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医疗救治情况时指出,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8时,各地报告因食用婴幼儿奶粉正在住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共有12892人,其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104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
市场研究表明在所有接受治疗的婴幼儿中,2岁以内婴幼儿占81.87%,2至3岁幼儿占17.33%,3岁以上幼儿占0.8%。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接受治疗的婴幼儿基本上与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没有发现与食用液态奶有关的病例。”(1)
一种功能对于商家有用的并不能算是有用的,当其对于消费者的危害很大的时候,他就是有害的了。一件商品或事物是否有用是对于消费者来讲的,对于消费者有用的,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利益的才是真正的有用,才会被大家所接受,否则遭到抵制是必然的,对消费者有害的怎么会让消费者接受?所以商品的有用性是有方向性的,它的方向就是针对消费者,对消费者有利就是真正的有用,对消费者有害,无论如何也是没用的。黄光裕的集中采购的想法对于消费者是有利、有用的,因而很快地被接受,黄光裕也因而收益。后来黄光裕去香港操纵股票,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时的有用是指向他自己的,对于广大股民非但没有用,反而是有害的,黄光裕在上面栽跟头就成为了必然。
判断一个事物是有用的还是没有用的,只要看它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就足够了,如果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实行起来尽管有很大的阻力,它也会排除万难,最终得以实现的。滴滴打车的想法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消费者能够从中获得好处,尽管在其起步的时候遇到过各种阻力,但是最终滴滴打车胜利了,因为它有消费者的支持,任何的艰难险阻都能够被克服。“11月底,南京交管部门查处两辆涉嫌非法营运的‘滴滴专车’。交管部门称,‘专车’有缺乏牌照、扰乱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除南京外,上海、沈阳、大连等地都发布了禁令。
除‘滴滴专车’外,快的打车旗下的‘一号专车’,以及一直做租车业务的‘易到租车’和舶来品‘优步’,都在力求做短租车业务,拉近与出租车市场之间的距离。”(2)
一种思想它是有用的,对消费者有利,而且还是稀缺的,那么这个想法就是好想法,它完全可以带领该想法的提出者走向成功,很好地谋划未来,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会走向成功,因为它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考虑,他会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的。
有用是个人的判断,当其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就被判定为有用。一件事物是否有用要看它对其他的人的危害如何?任何事物只要是在社会中得以存在,相对于特定的人就是有用的,否则它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对任何人都没有用的事物是不会有人去做的,除非它是对自己有利,通过伤害他人的利益自己从中得利。这种利益只指向行为发起者的行为是极端的自私的,是应该被限制甚至是被惩罚的。
如果一种行为只对行为的发起者有利,而对于其他的人是有害的。它得以在社会中存在只能在于反对没有被重视,危害他人的行为仍然继续;受害者并不清楚对于自己是有害的,照样过生活。
当人们并不清楚农药残留的危害的时候,人们会挑选那种虫害比较少的,卖相比较好的水果和蔬菜。当人们意识到农药残留对人的危害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只以外观判断水果和蔬菜的好坏,人们对安全的食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可见人们的认识是左右他们判断的关键,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时候,他们只满足于感官的享受,当人们认识到的时候,什么是对人有利的?什么是对人有害的?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判断,人的行为会因而理性得多。
公元前2世纪,随着对希腊先进酿酒及烹饪技术的引入,铅质的酒器成为罗马贵族阶层的日用珍贵器具。古代希腊和罗马人使用的葡萄糖浆是用葡萄汁制成的,制作葡萄糖浆必须在铅锅中熬煮,为防止烧焦,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加热和翻炒,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糖浆中的铅含量。此类糖浆中的铅含量高达 240-1000mg/L,而一茶匙约5ml的糖浆就足以引起慢性铅中毒。当葡萄汁太酸时,他们就加入铅丹以减少其酸味;而葡萄糖浆一般贮存在浓缩到 1/3的雨水中,由于雨水是从铅质屋顶收集并贮存在铅桶中的,经过长时间的煮沸浓缩,水中的铅含量相对更高。最后,这样一杯融合了铅和各种杂质的葡萄酒被倒入含铅的酒器中,最终被纵情于酒的罗马人饮下。古罗马人由于认识的局限,并没有认识到铅是对人有害的重金属,而是把它们当成了能提高葡萄酒口感的良方,被当成了有用的了。由于不知道铅的有害性,即使他们受到了伤害也不知道。所以有用还是有害与认识水平关系很大,不被认识,有害的也会被当成有用的。人们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必须知道他的真相,即使还没有认识到其对人有什么危害,但怀疑还是可能的。但三鹿奶的广告是“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在不停的播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怀疑三鹿奶对人有什么危害,因为人们并不知道真相,人们被蒙在了鼓里。如果人们知道了三鹿奶里加进了三聚氰胺,即使人们还不具体的知道对人有什么危害,人们有意的规避它也是正常防护自己的办法,不至于深受其害。人们了解真相才能真正地知道什么是对人有利的,什么是对人有害的,人们才能够真正地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有用,才能有效地判断一种行为和思想是不是有价值的,值得信赖的,才会对一些人谋划自己未来的行为是赞成还是反对,当反对允许的时候,在真相被公开的时候,对他人的伤害就不会继续下去,人们就会少受伤害,人们就会幸福得多。当我们看到市场上有太多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时候,舆论和信息的不公开责任很大,只有危害他人的行为被曝光了,才会杜绝其在市场上的存在。危害他人的行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世界上就只剩下对人有利的行为了,至少对他人的伤害不大。(1)、《三聚氰胺奶粉的危害有多大?》中国市场调研在线>行业新闻 > 化工行业 (2)、《到底动了谁的“奶酪”,滴滴打车多地被禁!》pomah2008的新浪博客(2015-08-1108: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