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0 00:13 
overzenith 发表于 2009-7-19 21:50 
没错,让市场自我调整从长期看是最好的。
但是,这调整的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的冲击,这也是公论。
“长期”调整之痛苦,据说是因为价格调整之缓慢;如果价格弹性,那么萨伊法则自然成立,也没有我们那么多争论了。
既然如此,在萧条时期出现的迅速的价格下降,特别是当时首先表现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就是一件好事情。有什么必要非要用货币手段来阻断这种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市场自我调整?
相反,倒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定量增发”之后,油价一路反弹,有色金属高歌猛进,制成品价格却向下,最痛苦的是谁?当然是生产企业。加上政府因为公共开支增加而税基减少,对企业的征管力度必然加强,这许多对总供给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滞涨难道还会很远?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东西很好玩...
因为 在全球各个经济体开始"定量增发"之后. 会如何呢?
包括了9-11和互联网泡沫爆破, 到这次金融危机, 额外顺带加上90年代初和80年代初两次小的信贷危机.
定量增发 都成为了一个解决手段.
但是由于时间跨度断, 我们基本可以假设 "该经济体里面, 劳动,生产效率等等东西不变"
那样信贷的 "可获得性", 这个表述不特别好. 准确点就是 cerdit ratio吧. 我觉得就成为了一个关键了.
因为定量的信贷. 在一个坏的预期的情况向. 更多的并非取决于 带出去的利率多少. 而是更关心 贷款能不能收回来.
最终产生什么后果?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