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7-20 00:20:14
宏观经济学的困难之处在于众说纷纭。因此,这些问题迄今并无正确的标准答案。我个人的意思,仅仅提供一些不同于凯恩斯的其他方面意见,供各位参考。

当然,实际上目前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论辩双方主要是新凯恩斯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双方在理论上各擅胜场,倒也难解难分的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0:23:03
lwzxy 发表于 2009-7-19 22:16
不错。有些日子没有看到高手云集的好帖了。希望能更深入分析下去。
插一句,前面有人提到“佛利民认为大萧条的原因是当时的美联储注入货币的速度太慢(实际上当时它是当回收流动性),结果令一场普通的衰退变成灾难性的大萧条”,恐怕事实与此有相当大的出入。
事实上,在1929年著名“黑色星期二”第三天,美联储便降息,在1930年又接连降息5次,直至1931年5月将贴现率降至1.5%,这在当时是个创纪录的低水平。
诚然,在1930年末至1933年初,美国的货币总量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但这绝不是美联储回收流动性的功劳,恰恰相反,是由于大萧条期间人们疯狂的储藏现金行为大幅抵消了美联储试图扩张信用的努力。
因此,在大萧条出现的原因上,弗里德曼的解释仅“貌似合理”而已。而为此,伯南克深情款款向弗里德曼道歉,“不再重蹈旧辙”,呵呵,结果将会如何?恐怕差不多是——重蹈旧辙!
针对这轮经济危机成因的解释,我个人倒是更愿意相信哈耶克的说法。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1:40:31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0 00:13
overzenith 发表于 2009-7-19 21:50

没错,让市场自我调整从长期看是最好的。
但是,这调整的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的冲击,这也是公论。
“长期”调整之痛苦,据说是因为价格调整之缓慢;如果价格弹性,那么萨伊法则自然成立,也没有我们那么多争论了。

既然如此,在萧条时期出现的迅速的价格下降,特别是当时首先表现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就是一件好事情。有什么必要非要用货币手段来阻断这种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市场自我调整?

相反,倒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定量增发”之后,油价一路反弹,有色金属高歌猛进,制成品价格却向下,最痛苦的是谁?当然是生产企业。加上政府因为公共开支增加而税基减少,对企业的征管力度必然加强,这许多对总供给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滞涨难道还会很远?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东西很好玩...   
因为 在全球各个经济体开始"定量增发"之后.   会如何呢?  
包括了9-11和互联网泡沫爆破, 到这次金融危机,  额外顺带加上90年代初和80年代初两次小的信贷危机.
定量增发 都成为了一个解决手段.

但是由于时间跨度断, 我们基本可以假设 "该经济体里面, 劳动,生产效率等等东西不变"

那样信贷的 "可获得性", 这个表述不特别好.  准确点就是 cerdit ratio吧.   我觉得就成为了一个关键了.

因为定量的信贷.  在一个坏的预期的情况向.  更多的并非取决于 带出去的利率多少. 而是更关心 贷款能不能收回来.

最终产生什么后果?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8:40:55
关键是政府还能做什么呢??
太多了,减税减费减开支,开放所有的行政垄断领域,内外资机构统一待遇,简化各种行政审批程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8:44:04
李亚芹 发表于 2009-7-19 17:45
21# liyg2000
美元是世界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中最大的一块,美元贬值你说能没有影响么。
我是说美元贬值对我国的外贸部门没什么影响
1.美元贬值是对所有的货币都贬,反过来理解就是所有的货币都对美元升值了,但如果只是人民币一家升值,那么其他国家就能取代我们
2.美元贬值就必须大量增发货币,增长货币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名义成本上升,所以美国对世界的比较优势会不变,中国对美国的比较仗势也不会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8:50:27
应付衰退,有些人主张扩大政府规模,利用政府来刺激内需扩大就业,而另一些人则主张缩小政府规模,利用市场来扩大就业。
这大概就是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9:26:49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0 00:23
lwzxy 发表于 2009-7-19 22:16
不错。有些日子没有看到高手云集的好帖了。希望能更深入分析下去。
针对这轮经济危机成因的解释,我个人倒是更愿意相信哈耶克的说法。呵呵
lwzxy兄是奥派的信仰者,而张三兄则更多属于“奥派为体,芝派为用”的经济自由主义。

现在需要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来进行三方会谈了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9:36:07
相关政策不是已在收缩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9:38:04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19 23:59
overzenith 发表于 2009-7-19 20:03


你说的减税,我是不同意,这比制造通账更难,更难掌控。
按佛老消费理论(哪怕存在流动性约束),暂时性的税收变动对当前的消费是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要使消费支出重大变动,税收的变动理论上是相要当大的,或者人民认为这变动是持久性
最可怕的是,为了达到政策的长期效果,任何大的税收变动随后必须慢慢的往相反方向超调。
最后,也就是约束条件:马上就实行的社保,医保改革,给未来政府支出持续的压力,税基本来就有待开拓,减税空间不大。
弗里德曼本人是主张减税的。基于这一事实,您“根据他的消费理论”而进行的推演看上去符合他本意的机会不大。
佛老的消费理论,那是经典中经典,是经过事实检验的。但推演不一定要符合他老人家本意吧。

我揣测您的上述意见倒有点象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我的看法是:第一.弗里德曼反对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他所主张的减税当然不会是暂时性的。而持久性的减税增加的是“恒常收入”,弗里德曼认为这将会导致消费增加。第二,减税本身并没有“货币幻觉”,人们的决策并不附加一项预期。因此,谈不上“为了达到政策的长期效果,任何大的税收变动随后必须慢慢的往相反方向超调。”第三,更重要的是,减税可以增加总供给。
1、我们现在所得税的征收本身就非常困难,低收入者基本上就不纳税。退一步,真的减税,穷富人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就会使效果大打折扣。对于流通税,政府能减都减了,最典型的就是汽车的购置税,房产的印花税购置税。至于那些出口补贴,更象是灵活的变相“减税”。持久性减税,并不现实。
3、减税不一定增加供给吧?企业是否增加供给的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是存货和价格啊(尤其的存货)。
       减税就能增加供给?
       由于需求崩溃引发生产过剩,企业还会扩大产能?

      

至于您谈到的“约束条件”,我倒是认为,在中国的现状下尤为不宜。任何政府都有膨胀预算的冲动,而我们这么个特殊国情下,如果听任不受制约的权力假借公共开支之名扩大支配资源,出点必然会有的豆腐渣工程贪腐丑闻倒还在其次,这个摊子将来如何收拾!
至少我认为,绝大多数政府支出都进入实体经济。
腐败应是少数,退一步说,这不应该是否定这政策的理由。
三十年来的经验看,很可能象朱溶基当年说的“这是下届政府的优厚的资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01:32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0 00:13
overzenith 发表于 2009-7-19 21:50

没错,让市场自我调整从长期看是最好的。
但是,这调整的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的冲击,这也是公论。
“长期”调整之痛苦,据说是因为价格调整之缓慢;如果价格弹性,那么萨伊法则自然成立,也没有我们那么多争论了。

既然如此,在萧条时期出现的迅速的价格下降,特别是当时首先表现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就是一件好事情。有什么必要非要用货币手段来阻断这种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市场自我调整?

相反,倒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定量增发”之后,油价一路反弹,有色金属高歌猛进,制成品价格却向下,最痛苦的是谁?当然是生产企业。加上政府因为公共开支增加而税基减少,对企业的征管力度必然加强,这许多对总供给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滞涨难道还会很远?
对岸日本一调整就是“十年”,想制造通账都造不起来。可以说美国0。5%的利率是进入流动性陷阱,很象十年前的日本情况,放货币都涨不起来。中国现在的货币政策在短期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比没有的强。

我要记的不错,我国90年代初的通账,m2那是从84年开迟放量(印象中是50%多增副),85、86、87、连续放量,最终89才发生那场“风波”。只要不是连续放出货币,对于未来央行收缩货币的能力我还是很乐观。


没错,大宗商品是在涨,这不利冲击是一次性,而不是持续的。
企业的利润在缩小,产品都滞销的情况下,那个企业敢把最终价格涨上去。其次,名义工资也没上涨的压力啊,何来的通账。
当前的情况,账了就没法滞,滞了就没发账。

滞账,那是杞人忧天。不过,担心一个就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11:00
为什么要保8?多数理由是增加就业岗位,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如某些国家那样直接用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当然,也有人会说,我国的就业率不好监测,长期以来使用城镇失业率,农村失业率不好测算,那是什么理由?
GDP分名义的和实际的,如果用名义GDP增长率来衡量的话,GDP=QXP,Q不变甚至减少,P增加的幅度超过之,GDP也也会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20:27
灾难将至,请做好准备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21:25
中国的通胀对应美国的通胀,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从而保证USD与RMB的相对平衡,保证外贸出口的不雪上加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27:57
猫爪 发表于 2009-7-20 09:26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0 00:23
lwzxy 发表于 2009-7-19 22:16
不错。有些日子没有看到高手云集的好帖了。希望能更深入分析下去。
针对这轮经济危机成因的解释,我个人倒是更愿意相信哈耶克的说法。呵呵
lwzxy兄是奥派的信仰者,而张三兄则更多属于“奥派为体,芝派为用”的经济自由主义。

现在需要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来进行三方会谈了咯。
这不,猫爪兄不就来了,哈哈。想多听听各位牛仁的高见,观摩学习下,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32:51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0 00:23
针对这轮经济危机成因的解释,我个人倒是更愿意相信哈耶克的说法。呵呵
恐怕俺更“极端”些——只有奥派商业周期理论才可对历次经济循环做出最好的解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44:41
4# 张三李四
??????????不懂 佛里德漫的通胀是啥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0:49:50
加大信贷形式加大货币投放,我觉得有两个好处,一是维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二来信贷进入实体经济扩大产能,进入股市、楼市的资产市场,引起资产价值的重估,投资意愿加大进一步扩大产能,相反cpi,ppi未见提高,导致出口成本降低,恢复外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03:58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19 01:17
overzenith 发表于 2009-7-18 19:38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18 19:30
在米尔顿。弗里德曼那里,现在的局面,就已经可以叫做通胀了
老哥,能否详细讲讲
在弗里德曼活着的时候,有好事者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他为自己的墓碑写墓志铭,他会写什么?弗里德曼说应该写上这样一句:“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与“新古典综合”用“一般物价水平”来定义通货膨胀不同。货币学派坚信从政府滥发纸币的那一天,通货膨胀就已经开始。而根据新奥地利的观点,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真正危害本来就不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在整个经济体的相对价格结构遭到扰乱。多发的货币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幅度上涨,从而给企业家们发出错误的价格信号。如果我们承认价格是市场的神经,那货币对价格造成的严重扰乱,就是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最大危害所在。现在的资产价格上涨就已经诱导原来实业领域的企业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股市、房市中,这就是相对价格结构被扭曲的结果,而这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是不利的。

弗里德曼在其《消费函数理论》中将收入区分为永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并通过数据和事实证明,消费只与永久收入有关、储蓄只与暂时收入有关。而对于整体经济而言,储蓄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实并不存在。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丧失了合理性基础,因为并不存在什么因储蓄过度而导致的投资不足。关于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坚信那只是滥发货币的结果,而与政府的财政政策积极与否无关。在这一点上,他与米赛斯并无二致。当年奥利地政府请教米赛斯如何控制通胀,米氏指着印钞机说:“关掉它”。
    版主解释的非常清楚 相信大家都看的明白
    但是从一个经济学菜鸟的角度 有一个问题 如果货币的流向发生的很大的不均 比如目前国家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的量大的惊人,而这两部分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至少影响的面还是有限的。
    而在跟多其他产品的购买力上,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力的改变并没有发上,这是否可以解释目前中国CPI为负值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07:48
国富民穷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09:50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7-19 18:49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19 18:11
overzenith 发表于 2009-7-19 16:26

关键是政府还能做什么呢??
减税
我认为,不合理收入分配体制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这是根本性问题。最广大劳动人民收入少,消费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足轻重。一个国家,把大部分人都撇开,去搞经济,始终是不行的。
间接表达了我上面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15:30
经济刺激方案都是短期的,短期由于价格粘性、工资粘性,货币量的加大不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但是随着货币供应量通过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的高涨传送到消费者手里,需求会上涨,价格会上涨,这就是政策的时滞。我想问的是,你们买股票了么?你们买房子了么?我们广大的老百姓买了么?8亿农民买了么?因此,通货膨胀造成的是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从长期来看,货币的增加并不能改变人们的实际收入,但是通货膨胀却通过传导的方式的不同导致一部分人实际收入增加,一部分人减少。增加的人是资本雄厚的人,减少的都是穷人。政府最终必须通过税收或者转移支付来调节这部分差距,这有加剧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所以,从长期来看,今天的短期政策固然有效,但是却建立在未来效率的损失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36:48
改变收入分配结构,不应该是劫贫济富,而应该劫富济贫
中低收入人群贡献了大部分个人所得税,这是很让人看不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44:27
青青草原 发表于 2009-7-19 06:09
国家更需要稳定呀
剧烈通胀是国家稳定的大敌,这点佛理德曼也举过很多例子。
大家也可以找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1:45:31
减税等于与虎谋皮,所以,只有多印钞票,从我们身上揩油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2:06:23
如果产品需求还是那么少
那就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2:24:57
大略看过大家的评论和研讨,很有见地,入木三分。但是这样一点我不明白,大家是否真正搞明白现在是否是政府在依靠通胀保八,如果确定现在确实是政府在使用通胀策略来维系经济增长的话,然后才是评论这种策略的不当性。
我本身对经济学的东西不是很甚了解,但是基础点的东西多有掌握,试问现在的信贷放量、股市回暖、资产价格上升却是政府主导否?问题还是追根溯源的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说是“依靠了通胀保八”是不确切的。如果真的有实际数据支持这样的说法,那讲不了,事实胜于雄辩,但是现在没有人拿出实际数据看信贷流向吧,况且即使是看了大的货币流向,那么会否考虑区划流向问题,那么一块钱流向西部和刘翔东部的作用当然不一样,这是其一。第二信贷放量有累计效果,原有的银行过度准备空置,前期的银行利润下降就是这个原因;而现在银行自身拿钱出来弥补下损失也是应该的,我成这样为”逢缺必补“吧。股市回暖也和这差不多,市场不景气,人们管住了手脚,藏富于银行,即使利率很低(可以忽略),现在政策好了,市场也开始有好的抬头拿出来推动股市,谁一定要说那6000点就是通胀,1000点就是紧缩啊!
当然我前面的逻辑性也不是很强,但是思路是这样的:1、是通胀?2、是政府搞的通胀?3、是为了名而保八?4、如果1.2.3的结论是“是”,才是评论这种策略。
只是看见此贴是精华就出来嚷嚷几句,也算是捧个场,本人无名小卒也没什么影响力,但是想说明的是“高人之高者”有时候也会小题大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2:46:33
各有见解,好好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2:49:29
上帝要其死亡,必先让其疯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2:56:36
我认为保八只是追求的经济目标的一个表现
只有经济史记得到增长,保八才有意义
而不能为了保八而保八
那样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到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倚靠货币的增发,吹大经济的泡沫,是不可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3:16:32
目前有通胀,但粮食是硬性需求,只要粮食不大涨,通胀就不会像下游传导,就没有恶性通胀,小通胀毛毛雨,没什么灾难不灾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