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辞典》:艺术家叩问中国人的灵魂[size=1.2em]老愚:九十分钟、没有一句台词的先锋实验戏剧《灵魂词典》,表现当下中国人挣脱世俗桎梏,回归性灵生活的历程。
收藏
[size=0.8em]更新于2016年12月9日 07:06 [size=0.8em]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size=1.1em]“我不知道我有多少灵魂。
我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
我总是感到自己像一个陌生人。
我从来没有看见或发现过我自己。
从如此多的存在里,我拥有最佳的灵魂。”
这是西班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句,表达了对自我与灵魂关系的思考。灵魂,对中国人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话题,因为人们懒得关心肉身之外的事情,精神需求几乎成了奢侈品,拥有心灵生活的人少之又少。身心灵本为一体,但由于连绵不绝的精神高压、思想桎梏、阉割人格尊严的工具化教育,以及动荡不宁的生存处境,中国人其实就没有正常的精神发育,身心分裂,遑论灵魂乎?还因为灵魂与宗教信仰相关,不受统治者待见,如此一来,公开谈论灵魂便不合时宜。是否可以说,在中国,灵魂问题是一个亚禁区。
然而,艺术家发问了:“灵魂是什么?”
2014年12月24日,南京艺术家黄药在腾讯微博征集该问题的答案。令他诧异的是,参与者汹涌而至,竟高达百万人次。
应答者对灵魂的看法千奇百怪,似乎应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俗语。
有戏谑的:
灵魂是什么鬼?
灵魂就是鬼!
灵魂易碎,小心轻放!
灵魂离我1496公里
灵魂只有三克重
灵魂是132468
灵魂就是肚脐眼
灵魂是底裤呀,不勤洗就臭咯!
灵魂是空气
灵魂是一团雾
灵魂是场梦……
这些近乎无厘头的回答,可以博人一乐。也可见出某些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他们不屑于讨论严肃的问题:你以为“灵魂”能拨动我的心弦,那你就错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需要什么灵魂。
有试图界定的:
灵魂是黑暗中的骑士,是引导你走向光明的使者。
灵魂是21克生命意义的存在
灵魂是人的本来面目
灵魂就是心灵
灵魂就是呼吸
灵魂是身体的曲线
灵魂是操纵身体的节奏
灵魂是救赎,于己于他人
灵魂是本
灵魂是身体扎根的地方
灵魂是对本我的想象
灵魂就是真自我
灵魂是孤独的载体
我不知道什么是灵魂,可我知道什么是孤独,我想,他们大概是同一种东西。
灵魂是虚妄
灵魂是人的生命
灵魂是生命的结晶
灵魂是蕴藏在人心灵深处的活力源泉
灵魂是生命力和创造力
灵魂是生活的节奏
灵魂是命运的主宰
灵魂是信仰
灵魂是对生命的信仰
灵魂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无信仰不灵魂
灵魂是个能量场
灵魂是一种意念
灵魂就是我生命里的花
身若芳草,灵魂是露
灵魂是对美好的感知
灵魂是爱与修行
灵魂是生命的底片
灵魂是生命定格在流年里的黑白剪影
灵魂是另一个未知的自己
每个人的灵魂都有自己的面孔
灵魂是人的精气神
灵魂是一切快感之后的空虚
灵魂是肉体的指挥家
灵魂是活下去的理由
灵魂是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呐喊
灵魂是区分肉体等级的标签
灵魂是一束仰望的光
灵魂是高尚的品格、思想和感情
灵魂是一种具有穿越性的光或声音的能量……
对灵魂的定义人言言殊,但若出自内心的思考,一定能接近其本质。从这些回答里,人们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和虔诚。其对灵魂的界定,也给予我们相当的启发。
还有追究灵魂泯灭的根由的:
没有民主的土地,灵魂无法生长
灵魂是在奴隶社会被阉割,在民主社会开始觉醒的。
利益是灵魂的收割者
灵魂就是贞操,永远都守不住
灵魂是什么?中国现实拒绝灵魂。
灵魂在中国什么都不是,只有忘掉灵魂,在中国才能活得肆无忌惮。……
这是痛苦者的回答。他们目睹灵魂沦丧的现实,深感异化、丛林社会的残酷,故而发出愤世嫉俗之语。
参与者几乎来自各个行业、阶层,有学生、教师、律师、作家、策展人、艺术家、诗人、作家、医生、护士、工程师、酿酒师、程序员、企业主、家庭主妇、围棋教练、销售经理、快递员、工人、美发师、歌手、道士、基督徒、官员、自由职业者……他们分布于大陆各地。
“灵魂是永远不死的物质!”你能相信这是七岁小学生的答案吗?往往是学生说出最精彩的话语。
灵魂本来就无标准答案,各种回答折射了人们“内心的呼唤”(《灵魂辞典》一书主编黄药在序言里如此表示)。
这场引起争议的艺术问卷活动,还结出了一枚丰硕果实——先锋实验戏剧《灵魂词典》。由黄药和李凝策划、李凝导演的这部九十分钟肢体舞台剧,分A、B两部分,表现当下中国人挣脱世俗桎梏,回归性灵生活的历程。该剧无一句台词,表演打破了舞台与观众之间的界限,赢得了强烈反响:先在2015北京青年戏剧节打响第一炮,随后参加了2016法国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还应邀出席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可谓赞誉纷至。艺术评论家朱其称:“《灵魂辞典》是我近十年看过的最好的先锋剧场艺术之一,它超出了戏剧的范畴,将行为表演、舞台装置、声音艺术构成一种‘总体艺术’,代表了中国70后前卫艺术的一个新进展。”
身为药艺术馆馆长的黄药还策划了“灵魂之躯——艺术家的寻魂之旅”主题展,在南京、北京、昆明、深圳、济南等城市巡回开展,让许多人对行为艺术产生了兴趣,进而参与到关于灵魂问题的讨论。
“大多数人灵魂的丢失都与文化的过度介入有关,我相信人的大脑越洁净越有助于留住自己的灵魂。”中国原生艺术开拓者郭海平如是说。
“每个人灵魂深处都有颗种子,有人选择弃置,有人会给它创造成长的土壤。”学者郭于华说。
美国身心灵大师盖瑞·祖卡对灵魂的定义是:“关于你自己的最高尚、最令人满足、愉悦、和最有力量的部分,这部分就是你的灵魂。”你认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