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4664 1
2009-07-21
98年以来 国有企业积累的大量盈利留存,政府财政收入中,国有企业的赋税是占大头的,那么国有企业在享受了政策倾斜,贷款优先,财政补贴等N多待遇后,它的盈利怎么算?
    目前,国有企业的盈利是几乎不上交财政的,那每年那么多的垄断造成的超额利润该如何使用?如何看待这些超额利润?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市场外部性提高社会效益,那么它就要融资。融资的渠道传统来讲无非是各式各样的税收,国内国外 从前现在 都是如此。但是咱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优越性,它造就了国有资产这一产物。国有资产,顾名思义 全民所有。那它产生的利润就应该是归国家所有,所用,应该记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甚至是税收的一种替代品。税收会造成社会的无谓损失,扭曲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而通过国有资产的利润产生政府财政收入就应避免这一损失,同时可以重点保证关系国际民生的生产部门归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
    这里以中央财政收入为例,05年中央财政收入17260多亿,央企创造净利润6276多亿;
                                                 06年中央财政收入21243多亿,央企创造净利润8839多亿;
                                                 07年中央财政收入28611多亿,央企创造净利润9969多亿;
                                                 08年中央财政收入33626多亿,央企创造净利润6652多亿
     四年来,(央企净利润/中央财政收入)*100 的值分别为 05年36.36 06年41.61 07年34.84 08年19.78 平均为33.14    也就是说央企的利润规模达到财政收入的30%以上。
    那这么多的留存都跑到哪里去了呢,98年-05年 国有企业产生了将近5万亿的利润,这些利润非但没有上交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反而每年支出巨额财政补贴。十年前,国企面临的是普遍的亏损,企业挣扎在盈利线上,故而,政策的出发点是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能尽可能地保护一批国有企业,保证关键的国有资产始终不掌握在私人手中。但是十年过去了,国企的境况还是那般嘛? 显然今非昔比了。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下辖有136家央企(国资委网站公布数据),李荣融告诉我们08年有19家央企进入500强,还有无数的全资子公司,无数的地方办企业。伴随08年金融海啸的跌跌宕宕,N多央企走出海外,疯狂购买资产。当然,把不再牢靠的美元变成真真正正的“真金白银”---固定资产,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但是这足以表明,国有企业已不再是10年前积弊难行,步履蹒跚的大而空,大而弱的境况了,如果说曾经是通过对央企的补贴扶持进行的一种投资的话,那么现在也许到时候让全体国民分红的时候了。
    我们来做个假设,假设把这些占政府财政收入平均30的净利润转化为切实的财政收入会怎么样?以07年为例,07年国内增值税15609.9亿元,按75%上交中央来算,则中央财政增值税收入为11707.4亿元,那么 (央企净利润/增值税收入)*100%=85.15%  即央企可替代中央财政收入的85%以上,增值税是“隐藏的魔鬼”在悄无声息中,它提高了物价水平,从而降低了公民购买力,蚕食公民的生活水平,用国企盈利替代部分税收,减轻企业公民赋税,能否成为一条税制改革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国有企业的利润留存主要用于再投资了,如果将利润上缴财政,就会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发展。其实不然,即使是国企,它也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股份制企业,除了一定的利润留存,有义务向股东分红。至于投资的资金,国企以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垄断地位的超额利润带来的信誉,完全有能力从资本市场上融到充足的资本,这样同时能够依靠市场的作用阻止国有企业盲目投资,净化企业投资能力。同时,还应该充分的提高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的审核制度,避免那种认为贷款给国企就是钱从一只口袋放到另一只口袋的误区,提高银行的良性资产率,从而使整个经济体更健康的发展。
    只是本人一点点粗浅的想法,逻辑缺乏严谨,数据多有不周,理论难称体系,可行性不值一哂,但是经济的思维用不停歇,用智慧为中华之强盛服务的理念根植于心,忘大家多提批评,多加指导,初来乍到,里不能及,思不能致,如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3 10:15:16
这篇文章较早了,不过是篇学术论文,可以看看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445

五万亿的国有企业利润哪里去了?
  
【摘要】:1998-2005年,国有赢利企业合计赢利额近五万亿元,亏损企业合计亏损额一万多亿元,但赢利部分并没有上交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反而不断为国有企业投入和补贴,造成国家财政的严重负担,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企业转制承担巨大代价。现存国有企业随着不断“做大做强”,垄断地位不断强化而赢利能力增强,有必要考虑其如何“为人民谋利益”。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赢利 亏损 银行坏帐 政府职能 国民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