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193 11
2009-07-30
刚刚发生的“通钢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它是近些年来国企改制积累下的矛盾的一个突出爆发。如果不是因为它的“群体性”,且死了人,恐怕还不会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
  国企为什么要改制?什么样的国企需要改制?这些问题也许都有各种文件在解释着、规定着。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国退民进”只是一个大原则,但到了下面,“原则”可能就被“灵活”成了“一刀切”。效益差的要改制,效益好的也要改制;中小国企要改制,大型国企也要改制。影响小的国企要改制,影响大的国企也要改制。“小字辈”国企要改制,“老字号”国企也要改制。不仅搞“一刀切”,还搞“指标”,搞“百分比”。年初规定出国企改制的指标,到了年底就照此考核,看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当国企改制这么复杂的工作也成了业绩指标时,它能不走形吗?能不变样吗?
  国企改制,其最低目标也应该是国家能得点好处吧?可事实上,国家往往成了“冤大头”。为了顺利转让,即使如实做了资产评估,到了出价时通常也会被打个不小的折扣。为了顺利转让,即使欠账再多,包袱再重,政府通常也会“义不容辞”地担了过去。结果一算账,国家恐怕还得往里倒贴钱。试问,这样的改制意义何在?难道改制就是为了改制,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特别是有些效益本来很好的企业,硬是被改制的过程一点一点“害”得没了效益,最后不改制都不行了。其“副产品”就是资产标的缩了水,便宜了收购方。
  说到收购方,不是管理层,就是民营企业。他们是国企改制中的最大受益者。当然,在有“暗箱操作”的地方,握有实权的官员也一定“获益匪浅”。难道一个企业只有私有化才能有出路吗?这是国企改制的最大误区。不分青红皂白,惟“私”独尊,把私有制当成了企业的“救世主”。殊不知,私有制也不是万能的。每年倒闭的成千上万的企业不几乎都是私企吗?那些建立在国企“废墟”上的民营企业,不是也有许多“过不下去”的吗?
  有受益的,就有吃亏的。国家吃亏那是“自愿的”,而广大国企职工吃亏则是“无奈的”。许多人几十年辛辛苦苦为国家“添砖加瓦”,一声改制令下,就被“扫地出门”了,得到的只是一点“不痛不痒”的“买断费”。他们今后的日子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阴影重重”,失落的阴影将一直伴随着他们。再辉煌的国企,再灿烂的个人,一个改制就将一切“化为灰烬”。这样的结局不是正常人所能“欣然接受”的。于是,国企改制就成了众多人一生的“悲惨记忆”。
  “通钢事件”也许是个转折点。员工们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伸张了自己的“正义”,阻止了改制的步伐。其意义正在于给已经掉进了误区的国企改制敲响了“警钟”:盲目而不计代价的国企改制当休矣,尽管这来得太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30 17:30:00
我理解改制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改成市场机制,想把原先的主权不清的资产明晰化,但是事与愿违,改到今天却成了打着改制的旗号,私吞国有财产的卑劣勾当。改制与否,都先要有一套制度,决不是为改制而改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09:38:38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13:58:25
人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15:25:49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4 18:17:56
说得好
私企建龙想以小吃大,结果酿制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