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10-5-10 13:20:03
期待大家深入、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0 21:35:16
聚权力和信息处理重大事情,取到效率与信息共同效果,当今仍是可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3 15:44:21
首先,应该弄清楚派遣钦差的目的是什么,其次在从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来分析,即从效率方面来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0 22:09:40
出去旅游总要有一个理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0 17:51:02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6:31:38
地方官员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可能需要其他地区或其他方面官员的配合。特派员整合资源,有效处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8 23:46:32
应该是博弈的结果吧,是双方在道德旗帜及利益考量下的妥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7:21:17
首先,我相信这个饮差大臣制度的长期存在,应该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制度,应该是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
其次,什么时候需要饮差大卧,主要取决于四个变量,独立性,信息的重要性,事件发生的频率,事件的重要性。
独立性要求高,专用信息相对较少,事件重要和频率低的,可能会使用饮差大卧制度。

我很认同前面的观点,饮差大臣,可能是一种做秀,尤其是现在,出了什么社会影响大的事件,直接就是公安部界入,有时觉得有些事情,不需要公安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7 19:24:42
派遣钦差大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击检查。如果设置常设机构,一会增加办公等交易成本,二是起不到突击检查的效果,容易和地方官员形成合谋。这种钦差大臣当然和国资委的特派官员一样,是一种达成行为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但是该政策是否能带来社会各方的利益共赢(帕累托效率),则是另一问题。比如,满清皇帝经常派遣钦差大臣下去走访,要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粉碎明王朝地主阶级残差余孽的革命行动。国资委有时宁愿以更优惠的条件向外企开放,而不向民营企业开放一些行业,比如银行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孙中山提出要搞”五权分立“,设立监察院,专门弹劾不称职的官员,这才是协调各方利益的正道。美国等一些国家推行司法独立,大法官终身制,都是有效提升监察制度专业化水平的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8 20:20:02
您说的非常好,言简意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11:55:32
有些地方不需要这么多的官吏,所以一些很重要的、零散活、突发事件,派钦差大臣更合适一些。并且更有派头,有时候会显得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7 17:00:29
央企都有国资委的特派员,他们能否以及如何发挥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