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5-10-22 9:23:17的发言: “游戏规则”何以产生“不确定性”?可否举例?
量子力学里,“不确定性”一般被认为是所研究对象的内禀性质,与外界环境无关——它是人们在对微观对象做宏观观测时所呈现的固有属性。而经济学的“不确定性”通常被认为是“外生的”,研究者努力发现“未发现的外生约束”,可能推动经济学的发展。
当然,量子力学的“非决定论”是爱因斯坦强烈反对的。经济学一般还是走爱因斯坦的路线,贯彻决定论原则,“如果偏离,则不完备”,而不把不确定性当成被研究对象的内禀性质。正如爱因斯坦认为的那样,对非决定论的妥协,是理论的倒退,它可能激励我们止步不前。——当然爱因斯坦-波尔级研究者的对话,普通人是很难做评价的,我们也许最好只是更多的了解,而不是更多的评价。
我的看法就是,对一个局来说,你采取一种策略可能是纳什均衡;但如果从另一个更大的包含原来的那个局的游戏规则约束减少的博弈来说,你所采取的那种策略就不是纳什均衡,可能采取另一种策略才能达到纳什均衡。如果采取了后一种策略,就会与按照前一种局所预估的纳什均衡产生了偏差。而这种偏差,就是由游戏规则的限制产生的。约束越严重,偏差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大。
量子力学里面,对粒子的位置进行约束,粒子的动量变化的不确定度就相应变大。这跟那个是同一个道理。要注意,外界的观察者给这个粒子某些约束。
所以,我说在一个博弈中,只要你给予他游戏规则的约束,必然产生不确定性。
另外,你认为可以用了解更多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还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其结果可能是对了解信息的人来说游戏规则的约束减少,而对不了解信息的人来说游戏规则的约束仍然照样。所以只要游戏规则仍然还存在,不确定性就继续存在,使各种事件偏离纳什均衡。
但世界是不可能取消游戏规则的,经济学也不可能取消游戏规则的。所以,不确定性将永远的存在下去。你可以使不确定度减少,但无法彻底消除不确定性。
就如量子力学中的粒子,你要观察他,你就必须给他某种约束,比如说固定他的位置之类的。但是你一约束他,他的不确定度就变大了,不是表现在位置的不确定,而是表现在他的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大。经济学也一样,你要观察他,你就要给他一些约束条件,给出什么假设前提。通过游戏规则的约束,你可以发现经济运行的一面,但经济运行的另一面就会在你的观察面前变的更加不确定。如果不给他约束条件,你又无法观察经济的运行。所以这是无法解决的矛盾所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2 11:12: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