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14 2
2009-08-03

美元的稳定成为美国经济恢复的关键,而美元的稳定依赖中国的承诺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是当今世界最高级别的双边经济对话了。中方的谈判技巧已炉火纯青,要求美国政府保证中国的美元资产安全,弦外之音是支持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因为,美元资产的安全首先是美元价值的稳定,而美元稳定的基础是什么?一是美国经济复苏,二是美国削减国债,三是美国债权人的支持。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在前两条在短期难以实现之时,保证美元资产安全的事儿就成了中国自己的责任。美国人也很聪明,当然知道中方这个要求的背后是对强势美元政策的善意承诺,也就不再对人民币施压,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 美国经济已经企稳。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总消费在2007年3月的水平上止跌了。也就是说,一场危机让美国经济倒退了近两年半。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相对经济实力上升了,因为中国经济是在减速,不是倒退;中国财富赔得少,美国赔得多。相比之下,一国在前进,一国在倒退,一国大赔,一国小赔,中美对话至少在态度上平等了,所以两国的经济对话能够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国家之间的对话也和人与人的交流一样,有三个层次:肚子、脑子和心。用肚子想问题的时候,双方都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所以只能靠战争解决问题;用脑子想问题的时候,都坚持各自的意识形态,恨不得你说服我、我说服你,所以“话不投机半句多”,只好冷战而不解决问题;用心想问题的时候,才会有真诚对话,风雨同舟。
一场金融海啸突如其来,又呼啸而去,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少数人的阴谋,却至今没有找到阴谋家;有人说是华尔街的集体犯罪,却至今找不到罪魁祸首。其实这场金融海啸的真正原因是两大失衡:虚实失衡和中美失衡。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过度膨胀的虚拟财富要“蒸发”,中美失衡的经济结构要调整。宏观经济虚实失衡有太多道理,姑且放在一边。中美失衡与金融海啸有什么关系呢?
过去20多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美国成为世界消费中心。中国的高储蓄和美国的高负债互为条件,使中国的高生产和高出口获得了美国高消费的支持。这个大宏观的经济平衡在“次级债危机”爆发后被打破,美国的高消费突然消失,中国的高出口因此受阻,于是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正转负,中美之间原来的平衡转为失衡,导致美国经济虚实失衡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一场金融海啸,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萎缩中几乎席卷全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金融危机与中国无关,那是美国政府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但中美经济的失衡却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就使中美的战略和经济对话具有危机公关的含义。
在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化解之前,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高度依赖政府的流动性注入,也就是政府的举债投资或超额货币。中国超额发行货币是为了驱动投资性增长,填补出口负增长的缺口。美国超额发行货币是为了填充金融“黑洞”,恢复金融体系的稳定。两国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加速货币的发行,这时美元的稳定就成为美国经济恢复的关键,而美元的稳定依赖中国的承诺。通俗地说,美元像一根绳子,几十个国家悬在上面,美国经济在危机中倒退,美元这根绳子开始抖动。中国已增持到8千多亿美元的美元国债,就好比用另一根绳子拴在美国人的腰上说:顶住!可想而知,是谁在保证中国的美元资产安全呢?就是中国政府本身!
这样解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有理由判断在未来一两年内,美元/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实际上,主要国家的政府也都意识到,美元汇率的稳定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石,预计美元对主要国家汇率的波动也会相对平缓,恢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约定的汇率波动10%以内的年度区间。过去一年,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经常超过30%,这是国际贸易萎缩的原因之一。可想而知,在国际贸易的商品差价低于30%的条件下,如果货币汇率的波动超过30%,买卖商品还不如炒货币,制造业加工还不如炒大宗商品,全球经济的货币环境自然会压抑实体经济的复苏。结论是,美元的稳定将会是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而中美对话的基调将成为各国对美经济政策的参考。
稳定、增长、就业,这是当今世界的经济价值观。在经济学的解读中,这就意味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扩大了国际化的实践。为此,人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长期的通货膨胀与负债增长。不久前在巴菲特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有一个孩子提问:巴菲特爷爷,您们这一代人发了这么多的债券,真的是要让我们将来来替您们还债吗?巴菲特的回答是:好好学习!(是啊,学会了,也让你的孙子替你还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3 20:33:04
学习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4 09:15:06
不久前在巴菲特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有一个孩子提问:巴菲特爷爷,您们这一代人发了这么多的债券,真的是要让我们将来来替您们还债吗?巴菲特的回答是:好好学习!(是啊,学会了,也让你的孙子替你还债吧!)


在这点上,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为什么巴菲特会说:好好学习? 我个人认为是,现在的借债,是为了更好的为经济服务,提升经济水平,现在借了1万亿,但是这个一万亿在若干年后可能能创造出10万亿甚至更多的财富,那这1万亿的债务还起来根本就是小CASE.
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始终有着一个量入为出的思想,并把这个思维钉在了未来收入预期并不会出现多少增长的思路上.在美国,其实思维同样也是量入为出,但是他们把未来的入大大的提升了.
我不是支持恶性的借债消费,但是我认为适当的利用借债来推动经济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所有人都是用不借债的思想,那银行就 没生意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