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344 0
2009-08-09




演化经济学关于不确定性与秩序的讨论及其可能的推进

                            ---- 兼论定性数据分析方法



    不确定性与秩序无疑是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对于经济问题的深入讨论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两个概念。不过,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讨论却有着两个十分不同的视角或说框架,一个是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一是演化论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其主流长期处于不同于演化论的范式支配之下,种种尝试在经济学中引入演化论范式的努力,似乎最终都被主流经济学所化解(主流经济学把能够为其所利用的部分被吸收了,而带有演化论实质的框架性的部分则被抛弃了),如果演化论不能在经济学领域取得推进的话,那么演化论就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


本文用演化论经济学一词来指称以古典演化论讨论经济问题的经济理论,这样的经济理论在我看来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演化论理性主义,二是主观主义,三是强调过程从而强调秩序。


    演化论经济学是立基于演化论理性主义的,而主流经济学则是以建构论理性主义为其基础。由于主流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因而,人们习惯于接受主流经济学的建构论理性主义为唯一的理性主义传统。两种理性主义传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建构论理性主义主张人类社会的运转和变化,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理性计算,都是理性计算的结果。因此,认为成本-收益的比较主导着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人类也可以通过计算成本-收益来设计塑造社会经济的制度及其运行。由这样的理性主义出发,主流经济学在稀缺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标准下通过构建社会福利函数、宏观经济学而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出种种的指令。而演化论理性主义则首先认识到理性的限度,理性是引导个人在一个他最终无法确定其走向的复杂系统中参与其间并与其他个人互动的一种能力,因此,这里存在着理性不及的地方。


    正是由于理性不及的存在,因此社会经济的运行不存在客观的、先定的标准,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解释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感觉,依赖于个人的主观价值。坚持古典演化论,必定要主张主观主义。关于主观主义的另一层含义是,由于理性不及最为核心的在于个人在自身具体经济活动的选择中不可能意识到其选择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意义,个人关注的仅仅是自身的利益,透过个人选择行为而存在的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参与,是个人无意识的,所以,在这里,个人的参与必定是一种感觉的参与。这里的关系必须由主观主义来解释。


    由于不能以任何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动,无法以一个确定的、总量的标准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讨论,而是要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因而,演化论经济学必定是注重过程从而强调秩序。布坎南说,“经济,如果恰当地理解的话,既没有目的(purpose)、功能(function),也没有意图(intent)。经济是被一个结构、一组规则和制度规定的,这些规则和制度约束着人们在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互动的相互连接链中的选择。...把经济定义为一个结构、一组约束规则,在这一规则内个人们寻求获得他们各自确定的目的,这一定义使政策规范的技术倾向变得自相矛盾。”(布坎南,1991,第27-28页)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