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建经济学体系?因为现在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使用价值,现实中的经济体系是按价值的逻辑运行的。用研究使用价值的逻辑去解释、预测价值实际,理论和现实脱节。怎么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使用价值经济学,它们的理论体系本身就逻辑混乱。证据: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不能统一、价值论和货币论不能统一。不能解释、预测现实中的经济周期。
怎么区分使用价值和价值?从它们的来龙去脉区分。使用价值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是买卖产生的。粮食、衣服、手机、电脑、汽车都是生产出来的,银行存款不是生产出来的,是银行印出来的。粮食、衣服等商品没有价值,买卖它们产生价值。这个跳跃很难,如果不难的话,经济学早就搞清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
经济学说史上有过边际革命,边际革命产生新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的本质是把消费使用价值获得的满足—效用,用来衡量价值的大小,然后偷换概念,用来解释价值的来源。把消费使用价值获得的效用当成价值,这个逻辑是错的,但它是个美丽的错误。为什么?因为可以用导数,给经济学披上数学科学的外衣,还可以解方程组,用矩阵、向量。投入-产出法不就是这么来的吗?经济学用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就是从上面这个逻辑演化而来的。这个逻辑再错一次,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就延申为边际生产力价值理论了。
经济学说史上还发生过对什么是财富的争论。财富是什么?是商品还是货币?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对什么是财富的争论产生重商学派经济学、重农学派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对于什么是商品、货币、使用价值、价值,经济学家稀里糊涂,搞不清楚。现在的经济学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商品、货币、价值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商品可以消费,能吃、能穿、有用。货币不能,货币没有使用价值的。现在的经济学家还在因为货币没有使用价值把纸币、银行存款当成价值符号,他们把价值当成能吃、能穿、有用的使用价值。
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经济学又发生一场争论,怎么加总那些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怎么把不同的机器、设备加起来?这就是两个剑桥之争。
怎么区别使用价值和价值?简单。使用价值是生产出来的,价值不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是买卖产生的;使用价值可以用于消费,价值不能消费。如果经济学把价值看成能吃、能穿、可消费的东西的时候,就错了。
价值不是生产、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还在鼓吹创造价值,这个创造的价值,不是价值,是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具体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一般使用价值。
价值不是创造出来的,是买卖产生的,利润自然是买卖产生的。贱买、贵卖是利润的来源。马克思曾经驳斥过贱买、贵卖是利润的来源,因为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
重建经济学需要时间,如果从1980年学习经济学开始算起,到现在快40年了。时间不是重建经济学的难点,难点是既要学习前人的经济理论,又要从前人的理论里走出来。重新定义商品、货币、价值是重建经济学的关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