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先用粮食换苏联的农机,换拖拉机!如此一来当年就有用,粮食产量就上来了,第二年我们就有更多的余粮了,我们可以建拖拉机组装工厂,第三年以后我们可以逐渐自己国产化拖拉机的各种零件。。。
1,新中国的历史并不完美,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有当事者迷。
我们时代的成千上万的中学生,穿越到二战的时候,都可能是战略家、军事家等等。同样,一百年后的小学生,穿越到现代,也容易是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等等。
2,粮食总产量有限,粮食增产有限,除非有极端特殊的个例,例如突然之间,科技极大突破。
那么也就是说,在现实性的粮食总量、粮食增产量的局限下,依靠在国际上购买机器和科技,是根本搞不了全国的工业化的,而顶多有某些片面的优点,对工业化过程有所辅助。
3,没有水利、化肥等的情况下,拖拉机等农机的使用,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很小,增产幅度也很小。
-------在这里,还不考虑石油工业。其实,当时,中国严重贫乏石油工业。也就是说,即便有一千万量拖拉机,那也没有柴油啊。
--------其实,即便有大量柴油,那还需要道路的建设,卡车的生产啊。
---------而道路的建设,卡车的生产,那又需要水泥和钢材啊。
--------而水泥和钢材的工业,又需要白手起家,来建设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