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078 79
2009-08-22
悬赏 1000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假如商品A=商品B,在这里指的是物物交换,比如,麻布=上衣。那么,商品A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商品B相对的表现出来的,商品A具有相对价值形式。但是,商品B不能通过自己的价值去表现商品A的价值,因为商品B不能自己表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商品A的价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最终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释,但只要回答的比较圆满,都可以获得我个人赠送的10000论坛币币,如果不够,我还可以追加。

最佳答案

yjg30 查看完整内容

假如商品A=商品B,在这里指的是物物交换,比如,麻布=上衣。那么,商品A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商品B相对的表现出来的,商品A具有相对价值形式。但是,商品B不能通过自己的价值去表现商品A的价值,因为商品B不能自己表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商品A的价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最终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释,但只要回答的比较圆满,都可以获得10000金币,如果不够,我还可以追加。 本文来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2 21:21:12
假如商品A=商品B,在这里指的是物物交换,比如,麻布=上衣。那么,商品A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商品B相对的表现出来的,商品A具有相对价值形式。但是,商品B不能通过自己的价值去表现商品A的价值,因为商品B不能自己表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商品A的价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最终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释,但只要回答的比较圆满,都可以获得10000金币,如果不够,我还可以追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531271&page=1&from^^uid=19817


这个问题马克思已经解决过了,不知版主这样问是什么意思?是自己不明白还是证明自己太明白呢?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论》除了价值形式那一章比较难懂以外,其它的并不算太难懂(我是记忆,不是准确的引用原文)。不过,版主提出这个问题,也正是当前人们对价值论感到迷惑的地方,如果懂得了这些,当然也就真正懂得了价值论。

但是要想真正明白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具有辩证法的思想。要知道什么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每一个部分的认识,尤其要明白的是,两个正相对立之物,本质上也是统一的。商品A与商品B从使用价值上来看互相对立,但是他们从都是劳动产品这个属性来看则是同一个东西。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那是质的区别,但是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则只有量的区别。马克思在讲价值形式的那一章里最主要的就是用“黑格尔式”的辩证法来讲述了一个使用价值怎样表现另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的这个转变的,以及两者的统一(货币)问题的。要想象马克思那样的准确表述这个运动确实有点难。但是唯物和唯心的区别就在这里,唯物的看法就是要首先承认商品交换这个事实,这个商品交换的运动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从这个客观的事实以及运动中找出两者的矛盾以及两者的转化的;唯心的看法却不是这样子,唯心的看法是想在两个不同的事物之间想象出一个联系来,至于这个联系是不是存在那倒是次要的。其次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仅就这个商品A和商品B来说,形而上学的看法总是孤立的看待,找不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及相互的转化,他们总是要问,这个转化是怎么产生的呢?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他们提问之前,事实已经发生了,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要交换自己的劳动,但是在以私人生产为主的地方就要表现在物物交换上。

商品A和商品B都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主要是通过物与物的表面形式来进行的,商品B之所以能够表现商品A的价值,首先在于商品B具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商品B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具有内在的价值,不管在第一次的偶然交换上,商品A或者商品B的交换比例如何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眼光,但是本质的观点不要忘记,那就是这其实是劳动的交换。根据辩证法的观点,无论拿商品A或者是商品B,或者别的什么商品C、D、E……,都可以互为相对价值形式或者等价形式,所以商品A=商品B也可以写成商品B=商品A,这都没有关系,这都是现实商品世界运动的表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确定这个事实,商品A和商品B(或商品C、D、E、F……)的互相交换是事实,我们要从这个事实里面找出矛盾而不是先验的想象什么别的规定。

这就根本,先要掌握辩证法,最后才能真正正确的理解事物;其次要用唯物的观点,也即是从事实里面分析出矛盾,然后找出矛盾的运动规律而不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3 10:06:48
其实你用A来换取B的时候,就是用B来度量A了。
如同你用一个树棍来测量一颗树,说这个树有多高一样。
但你问这个树棍是多长呢?不知道。
但我们知道这个树棍内部有某种固定的东西存在,所以我们用其测量树的高度。
同样,我们知道B中有某种固定的东西存在,所以我们用B来测量A,虽然我们不知道B中的东西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3 12:31:37
钱倒是很有诱惑力的----"悬赏10000金币!"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把商品B考虑成金子(甚至纸币),情况就了然了。
金属货币时代。人们如何说金子是多少钱?即价值是多少?(假如没有其他货币的话)。如果有,可能是银子,铜,或其他什么。这无关紧要。如果我们规定不允许循环衡量。即不准靡子衡量金子,但可以用金子衡量银子。余类推。那么最后金子怎么办,用什么来衡量?在此,金子作为最后的尺度,体现一种规范性?---不要考虑用劳动时间什么的,因为劳动时间还需要衡量呢----生产金子的时间与生产银子的时间不同质。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表面上,金子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一克金子就是一克金子,但是,谁都知道一克金子意味着什么,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像到金子所能够买到的东西---这其实是人们在观念上用其他商品把它的价值衡量了。同理,上衣也是如此。只是它不那么直观而已。
这也就是说,楼主不说金子,说的是上衣。那么因为人们对上衣的价值不直观。于是,楼主以为问题成了个问题。用上衣,它不是价值的尺度,如何来衡量麻布啊?这显然是一种错觉。正如之前说过的,如果用金子,它本身就有一种直观性,用它来表示麻布,恐怕就无法问“商品A的价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这种问题了。
简单地说,如果商品A是麻布,商品B则可以是任何东西,包括金子。用其他的商品时,似乎有困难,用金子,则一切皆了然了。而事实上,纸币,也一特殊商品也,那个商品B同样可以是纸币。如果这样,还有谁会问这种问题了呢?




------------------我能不能发笔财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3 15:23:08
我对楼主问题的理解简化下来主要是对于作为价值尺度的商品B的体现的问题,把这个解决了也就解决了楼主关于商品A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商品B的价值就是通过交换体现的,作为价值尺度的商品B的价值也就是他的交换力,在货币来说就是购买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3 15:33:32
之所以将商品A称作相对价值形式,其原因就在于原等式将A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B上,而非扩大的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或者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A的价值即由一定数量的商品B来相对度量,商品B自己的价值具体如何并非这种价值形式所讨论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