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68 3
2009-08-25
最近传来一些好消息:德国、法国和日本在2009年第二季度均实现产出增长。这些产出的增长令人鼓舞:它们代表着就业岗位和盈利。全球股市也已恢复一些元气:英国富时100指数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目前均处于去年10月份以来的高位。
但是,正如多名央行官员——上周末他们应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之邀,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聚会——所急于指出的那样,现在还不能轻率地假定:复苏已经站稳脚跟,在可预见的将来,货币政策必须仍向刺激经济倾斜。
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确实不错,但我们不应夸大它们的重要性。去年秋天金融恐慌期间发生的产出下滑,其幅度势必过大。因此,近期的这些增长也许并不说明需求逐渐复苏,而只说明产出有所回升,找到其真正的底部。
此轮GDP反弹,也得到了强劲的全球混合刺激举措的支持。这些政策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但其中一些政策会对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产生效果。随着这些刺激措施的效果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渐达到顶峰,它们可能还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因此,即便接下来几个季度产出持续增长,也未必意味着经济衰退已经结束,或者对经济的支持应当撤销。的确,刺激措施看来更有可能需要延长,而不是需要提前收敛。
首先,全球各地都存在对需求构成抑制的问题。全球失业人数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全球银行业体系仍将处于资本金不足状态:信贷仍将较为紧张,限制着消费者和企业能够获得的融资。
其次,在重新调整全球经济的平衡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曾经依靠消费推动繁荣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正承受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债务负担过重,在一段时期内可能将倾向于储蓄。
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就需要依靠近年消费不高的国家的需求,特别是节俭的德国和日本。但我们几乎看不到出现这种转变的迹象。一切都不确定,人们肯定希望复苏是迅速的。但假定复苏是迅速的,则非明智之举。


英国《金融时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5 08:14:56
社会稳定对一个政府来说应该是首选,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政府不得不以更大的成本来维持表面的社会稳定,而经济刺激带来的可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恶性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08:30:10
已经下载,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08:38:03
数据更多的是政府意志的一种体现 参考意义已经不大  期盼危机1~2年过去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见底容易  复苏难 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