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hongnh 发表于 2009-8-26 11:03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假设笔记本刚上市面的时候8000,一个月后7000,然后更加便宜,用价值规律很好理解,因为生产力水平发展了,技术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所以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了,所以价值量减少了,进而价格降低了;
但是假设50年代的一块糖是2分钱,现在一块糖至少得2角了,按理说,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与过去相比提高了很多,生产一块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该缩短了很多,为什么一块糖反而更贵了呢?
这是否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不相符了呢?这是否还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呢?
现在同样的一件东西比很多年前更贵了,如何用价值规律解释呢?
要用购买力来衡量,比如购买同样一件东西你需要付出的工作时间是多了那么你就穷了如果是少了你就富裕了,
以前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1000个2分钱的糖,而现在你一个月的工资能买的下100000个2毛的糖所以 说糖的价格是降低了,因为生产力发展了明白吗?
同样每天工作8小时以前一个月的劳动只能换1000个糖,现在同样每天工作8小时你却可以换100000个同样的糖果,所以糖果的价值是降低了。差不多降低10倍吧。过去工资按照20元算 现在按照2000算。
也就是说同样的糖果过去花同样的劳动只能换1000个 现在也花同样的劳动却能换到100000个所以糖所凝结的劳动是下降了10倍啊!同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