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86 2
2014-03-01
价值增值之谜

价值是劳动,价值量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

所谓价值增殖实质就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增加

劳动力的价值是劳动者一生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劳动力的成本,即劳动者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剩余劳动是一个人实际付出的劳动量减去劳动力的成本之差,是除满足必需生活条件后的可自由支配的劳动量。

从一个国家而言,剩余劳动量的增加速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

有甲乙二人,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劳动10小时和8小时,那么,乙的剩余劳动量就比甲大2小时
有甲乙二人,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甲的效率是乙的二倍,那么,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量下,甲的剩余劳动量大于乙
有甲乙二人,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甲徒手劳动,乙使用工具,如果乙的效率是甲的二倍,那么,这就意味着乙使用的工具相当于一个人的劳动,那么,乙的剩余劳动也会大于甲。而工具实际上是结晶的劳动,使用工具实质就是结晶劳动的二结晶

对整个社会而言,剩余劳动量的增长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其二是劳动量增加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方式的前提下的

劳动量的增加方式又有两:其一是绝对劳动量的增加;其二是相对劳动量的增加
绝对劳动量的增加包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增加
相对劳动量的增加是以结晶劳动的二次结晶来实现的
这种结晶劳动是可以复制放大的
实现结晶劳动二次结晶的方式,就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将一部分的劳动结晶为生产资料等资本形式
结晶劳动的价值不是等量转移,而是再次结晶形成的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当量,并且许多结晶劳动还可无限复制,因此结晶劳动二次结晶所形成的价值远远大于它结晶时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如:钱学森的劳动。美国人说,一个钱学森相当于五个师的战斗力。如果让钱学森上战场,他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士兵的战斗力,他何以能相当五个师呢?这就是因为他的劳动可以进行二次结晶,他的战斗力是二次结晶形成的,没有二次结晶或不进行二次结晶,他的劳动就只能是一般的价值,一个普通士兵的价值。

所以,结晶劳动的使用效率和程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价值增值的根本途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1 23:26:45
在楼主引述“剩余劳动”的时候最好先替马克思制定出“必需生活”的标准及供养家庭人口的数量,否则就跟马克思一样都是在胡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 23:53:50
qi509 发表于 2014-3-1 23:26
在楼主引述“剩余劳动”的时候最好先替马克思制定出“必需生活”的标准及供养家庭人口的数量,否则就跟马克 ...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