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71 7
2015-11-20
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明白清楚,不得不把斯密再次放到显微镜下面。斯密为了寻找“决定交换价值的原则”,编造一个“野蛮社会中的交换”的例子。
他说(大意):野蛮社会中,狩猎者捕杀一头海狸用两天,而捕杀一头鹿用一天(假设必须清楚,而斯密在这里的假设是不清楚的,如,生产率是同一个人的还是分属两个人的?不清楚),因此,交换比例应当是一头海狸交换两头鹿,因为“猎杀一头海狸的劳动量即两天,与猎杀两头鹿的劳动量即两天”是等劳动量(即劳动价值论者津津乐道的“等价”)的(这个推论就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斯密论证的目的是寻找“决定交换价值的原则”,而他在此不是寻找这个所谓原则,而是直接设立了这个“原则”,即“等价交换原则”,然后推出价值定义:一货物能够换购的他种劳动量(交换价值的变形)由生产此货物的劳动量(即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决定。这是循环论证。
其次,斯密说什么狩猎民族,而狩猎民族在猎取物上,也是有分别的,靠海的民族猎取海狸更方便和有经验,反之远离海岸的民族则在猎取海狸上的效率不如前者;相反地,靠海的民族猎取鹿的效率就不如山林草泽中的民族。这是斯密假设中的第一个漏洞。这样,猎取海狸者的一天劳动同猎取鹿者的一天劳动,并不必然是等量的劳动(根本无法测定相等与否),因为是两个不同专业的民族的劳动,按马氏后来的说法,就是“具体劳动”,按马氏的例子就是:缝衣服和做家具,是“具体劳动”,是不同种类、性质的劳动。谁能断言缝衣服一小时同做家具一小时在劳动量上相等?如果坚持“相等”的结论,那么人们就有权利问:请证明其是“相等的”。斯密是无法证明的,他只好用“市场上大体两不相亏的评估”来敷衍。
第三,设想有这样一个民族,在海边和内陆来回迁移,时而猎海狸,时而猎鹿。他们平均猎海狸的效率是两天一头,平均猎鹿的效率是一天一头。但是,这同样推不出猎海狸的两天劳动量等于猎鹿的两天劳动量相等的结论。这是斯密假设中的第二个漏洞。这样,某民族猎取海狸的一天劳动同猎取鹿的一天劳动,并不必然是等量的劳动(根本无法测定相等与否),因为是两个不同专业的劳动。斯密也知道,不同专业的劳动,是不能简单地用劳动时间进行对比的,工艺复杂程度不同、辛苦程度不同,等等,两种劳动所用的时间即便相同,也无法断言说是“等量”的。他也只好用“市场上大体两不相亏的评估”来敷衍。
这个等价交换原则,不过是斯密瞎编的,而斯密为什么要瞎编这么个原则,是因为他落入了他自己设计的“寻找决定交换价值的原则”的陷阱。可见,不但劳价论还在这个陷阱里挣扎,效价论同样在这个陷阱里挣扎。
说得更直白更易于理解,所谓交换价值,就是指一事物的购买力,即一事物能够购买他种事物的数量多少,多则意味购买力强,少则意味购买力弱。价格则是购买力在货币经济中的通用表达,一事物换回的货币越多则购买力越强,反之反是。
而交换价值的大小,购买力的强弱,到底取决于什么?或者更精确地说,取决于哪些因素?正确答案是:即不单单取决于生产这事物的劳动,也不单单取决于这事物本身的效用,而是取决于交换中或以前交换背景下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供求分析已经开始了非常有益的第一步,之后的问题无非是细化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斯密式的“决定交换价值的原则”,即寻找事物购买力的单一决定因素的思路,死胡同,是浪费脑细胞,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可耻行为。
而马氏怎么做的呢?坚持斯密的单一要素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思路,但又要面对质疑,于是先从“质”上编造一个“抽象劳动”的说法,通过这个障眼法,似乎解决了不同劳动的差异性导致的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衡量劳动量的问题,再从“量”上编造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解释“价值越高,交换价值越低”这种尴尬,而这同样没有解决其尴尬之处。因为,个别劳动时间高而“价值”低进而“交换价值低”,似乎解决了斯密的尴尬,但是,从群体角度看,依然是尴尬的,因为群体可以不顾什么效率要求,集体提高劳动时间,集体偷懒,集体造假,集体抬高“价值”,集体以低效率换取他人更多的产物。
马氏的补丁,还是遮不住斯密的漏洞,不过是让人眼花缭乱而已,骗人们上当。不过,在明眼人看来,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0 23:14:42
好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1 00:04:56
hj58 发表于 2015-11-20 23:14
好贴!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1 00:07: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1 00:16:42
leijy 发表于 2015-11-21 00:07
滥竽充数,指鹿为马,信口开河。
再录制多些成语,要不你这复读机就out了。
复读机也要与时俱进呀,老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1 00:51:05
leijy 发表于 2015-11-21 00:07
滥竽充数,指鹿为马,信口开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