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茅于轼:再论18亿亩耕地红线
楼主
FC-1
2764
6
收藏
2009-08-28
天则经济研究所经过认真的研究,确定用红线不许越过来保护
18
亿亩耕地是不必要,而且是有害的。最近官方对此有了反应。再次认为设
18
亿亩的红线是必要的。两种对立的意见显然没有统一起来。对官方的评论我有如下的反应。
官方评论说,我国现有多少耕地,用于种粮的,种棉花的,种蔬菜的,中油料作物的各需多少。总起来看耕地是非常紧张的。因此得出结论保护耕地是非常必要的。对这些意见我都同意,所得的结论,要保护耕地我也完全同意。但是这一论证跟
18
亿亩红线不许越过无关。
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这一结论许多年以前就达到共识了。但是土地的稀缺不仅仅表现在耕地上,同时也表现在一切使用土地的地方。我国的城市用地一样非常紧张。交通道路用地非常紧张,住宅用地非常紧张,工业用地同样紧张。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将有五六亿农民要进城,城市用地的问题非常突出。如果比较土地的各种用途,可以说,农业用地相对而言是不那么紧张的,是有潜力可挖的。官方评论的片面性就表现在只谈农业,不谈其他的土地需求,不比较土地在各种用途上的紧张程度。经济学分析和专业分析不同的地方就在此,一个照顾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一个只看本行业的资源配置。
我国土地如此紧张,将来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还要增加,土地的其他用途也要适当分配,看起来似乎是死路一条,没有解决的希望了。人们往往局限于眼前的困境,看不到发展的机会。事实上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很多。科技提供的机会几乎是无限的,近来出现的基因工程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其他在肥料,种子,机械,运输,保管,利用等方面,科技都不断在进步。光减少浪费这一项就能有相当于一亿亩产量的数目。通过粮食贸易改善资源配置,同样能增产节约。在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贸易能避免成本高的生产,增加成本低的生产,使总成本降低,产量增加。从全球的角度看,粮食贸易的机会远远没有用尽,全球粮食自由贸易的谈判一直遭遇挫折。世界上土地有剩余的国家多的是,我国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
135
人,美国的密度只有我国的四分之一,俄罗斯的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
9
个人。中国连国内贸易的机会都远没有用尽。十年前中央还要求各省粮食自给,至今也没有正式停止这项政策。
历史地看问题,六十年前刚刚解放的时候,放在新政权眼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喂饱这
5.3
亿人口。这个问题在以后的三十年里基本上没有解决。到改革开始时,还有两亿多人一年缺几个月的粮食。五亿人的粮食尚且解决不了。如果谁说我们能够解决
13
亿人口的吃粮问题,而且吃得饱,吃得好,不但吃粮食,还要吃鸡鸭鱼肉,吃水果,吃海鲜,喝牛奶,吃得要减肥,要避免营养过剩。别人一定以为此人是痴人说梦话。可是六十年后我们做到了。拿眼前的困难看成一成不变,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何况我们现在并不缺粮,粮价并不贵,贵的是住房,交通。其所以贵,就是土地贵的缘故,部分就是耕地红线造成的。官方的意见还要强调耕地红线,实在是脱离实际,光看见本部门的事了。
从分析方法来看,官方的方法是经验分析法。换一套数目字,同样可以用于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六十年前。它无非是证明耕地不够用。我们从来都是耕地不够用的国家。所以这种分析法不能给我们以新的知识。我们需要的是边际分析法,是针对目前的形势,讨论各种可能性,并从中作出选择。更重要的是不能光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要看到全局的利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LincolnFung
2009-8-28 19:19:38
这样讲听起来还觉得有些道理,比过去看到的有进步。讲土地的用途不同价值也不同是对的。
但是其中提到的有些论点尚有商榷,如:“科技提供的机会几乎是无限的,”是不确切的,应为它只有在时间无穷大的条件下才成立,并不等于无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成立。你不能说以亩地现在就可以解决全国人吃饭的问题嘛!
另外,恐怕不可以简单地把贸易作为可以完全地可靠地解决粮食问题的方式。我在这方面评论国茅于轼先生的论点。人每天都须吃饭,有几天没粮就彻底完蛋了。人命关天,不可大意或忽视。
许多发达国家对农业都有保护,包括美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学家应该好好的理解那是为什么和其中的道理。在粮食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不可偏执简单的经济学观点。书生气太足了不一定总是对的。要有些常识才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本杰明
2009-8-28 20:09:50
有个红线当然好,要不中国各地的官僚们征地卖地就更肆无忌惮了。茅大师从理论上来讲不要红线,如果不是为谁说话,就肯定是书生治国误国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FC-1
2009-8-29 00:20:39
对此我不敢苟同,现在的现实是中央的政策只能被用来约束百姓,早年也有一个红线,但是早就被破了,现在又搞一个红线,茅先生的本意并不是说粮食安全不重要,她只是说现在农民对于自己的土地没有所有权,只能政府卖地,造成房价的虚高和农民的平困而已
3#
本杰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FC-1
2009-8-29 00:28:48
农业不是不保护,粮食安全不是不重要?但是这有一个成本的问题,就像我们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一样,有人就说人民币不能升值,原因就是人民币要是升值会对我国商品的出口不利。这就完全没有计算人民币保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同样的我们对于耕地的保护也要有一个度,如果成本太高,这就得不偿失了
2#
LincolnFung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乡思扰梦
2009-8-29 19:28:33
人命关天!
以前一直纳闷世界各国为什么很少有纯经济学出身的领袖,现在似乎有点理解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winston1986
2009-8-30 01:52:42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
完全就是他们民主制度的产物, 和所谓粮食安全关系不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原创]人权的逻辑分析(茅于轼)
[转帖]茅于轼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与会嘉宾拂袖而去
茅于轼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
[讨论]支持茅于轼的观点
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 茅于轼
茅于轼先生错了,十八亿亩红线有啥好讨论的!
[转帖]茅于轼的减少耕地论是有依据的
[转帖]茅于轼:为什么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
茅于轼:经适房推高房价 耕地红线政策没有道理
茅于轼:为什么我反对18亿亩耕地红线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微观经济学
大数据分析
爱问频道
能源经济学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热门文章
瓦尔拉斯方程组及其求解历史
一般均衡证明中的关键人物与全 1 解的关联探 ...
2025年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全球卫生政策和临 ...
蔡定创经济学 《信用价值论续—集聚生产与资 ...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司法观察2025
2025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研究
A Course in Formal Languages, Automata a ...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14th Edition b ...
Probabilistic Data-Driven Modeling by To ...
JPE最新录用文献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