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风花祭在2005-11-5 12:22:43的发言: 9楼的分析太好了,很感谢!既然涉及到社会福利,那么一旦交给私人经营,出于利润的最大化,公车系统必会有大改革.假设经营者与消费者按照自愿交易提高双方福利,但出于成本考虑,公车的路线不会覆盖整个城市,如只注重市区而忽视了郊区,那些郊区的居民福利不就下降了吗?社会福利不见得会提高
谈到社会福利,这儿有一个很简单的思考,用同等数量的资源(可以理解为是相同数量的货币)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因为效率更高),这难道不是社会福利的提高吗?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关于公交问题争论得核心,更进一步,如果更多的资本能够得到利用,也就是更多的厂商加入到了公交服务行业中,促进了竞争(虽然我部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公交行业属于自然垄断),从而推动了公交服务的多样化,也就能解决你所提出的关于公交线路的覆盖问题,再者,即使如你所说的,公交不能覆盖到某些地区(这种情况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城市里修公路,架路灯,这能不能说乡下的福利减少了呢?
所以,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从一定数量的资源的配置的不同结果的角度来分析。不知您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