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636 18
2005-11-07

"以粮为纲"的负意义---致计划经济复辟者们 黄焕金 没有人再提起这个口号了,但这却是毛主席语录。出发点是好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贫穷状态下,国家领导人希望并且动员了国家的重大力量,发出了"以粮为纲"的伟大指令,去生产粮食,以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计划经济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因为一切都在计划经济的主导人手中掌握,需要办什么大事,就可以将全社会的资源倾向于此。这是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的体现。邓小平也曾赞赏过这种优越性。而现在的计划经济复辟者们也抱这样的观念:即可以办大事,至少可以办最需要的事。比如民众饥饿,则通过计划就可以"有效率地"得到解决,不至于饿死人。 可是,众所周知,以粮为纲仍没有解决吃饭问题,民众仍然没有实现"温饱"。为什么,粮食仍然不够吃。强大的口号、巨大的资源投入仍然没有生产出更多粮食?显然是因为人的效率问题。我曾说过,死人堆里计划不出什么名堂,如果没有每个人(大多数人)的活力与积极性,会有理想的产出那才是怪事呢?计划经济的致命缺陷之一就是对个体人的严重忽视,它决不承认个人的自主行为与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因为这会打乱全盘计划,最终使"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破产。因此我称计划经济是"死人堆里的计划"。它以为不需要人的活力就可以搞好国民经济,甚至比市场经济更好。现在看来,这种极权主义的东西是多么荒唐可笑。 在以粮为纲仍然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甚至人们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的情况下,一些人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搞了起了农业"单干"。使理论家们大跌银镜的是:这种做法只用2-3年,中国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而过去20多年,那怕以粮为纲,也解决不了问题。这个中国改革史上最著名的自下而上的突破,至今仍然是中国改革的原始推动力,使人一想到改革就想到成功与好处(只是因为国有企业长期改革不下,才使人们对改革失去了部分信心与热情)。单干是中国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开端,它首先释放了人的活力,承认了个人的生存权利、财产权利与产品互相交换的权利。这些权利的确立使人的巨大潜力得到了爆炸性的解放,它过去是由计划经济严重地管制窒息起来。 因此,从根本来说,市场经济是民本经济,它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就象他们欢迎菜市场上丰富的品种一样。民众反感的是某些人仍有权力对市场进行管制,从而使这些人有机会拿手中权力设租,卡住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让对自己有利的方面通过。这些人的行为败坏了市场经济的名声。 另外,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反的是:市场经济具有均贫穷的功能。而不象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市场经济最容易导致贫富分化。因为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自由竞争,在这种自由竞争中,就没有人有太多的机会获得能够导致贫富分化的超额利润。但是这种自由竞争也容易使市场走向垄断,因此就使一些人获得了超额利润从而拉开了贫富差距。而市场越走向垄断,它就越远离"市场"的意义,到一个完全垄断的状态,则市场经济就完全失去了其本来意义了。西方发达国家经常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出巨大的垄断性公司,这些公司对特定的行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垄断力量。这样市场经济就已经不完全了。因此美国政府特别注意在公司合并时审视是否会对市场形成明显的垄断,这说明它的政策的成熟性,说明人的基本权利的所受到的尊重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8 07:47:00

计划经济复辟者们为什么不敢回应?是否再拿什么“愤菁”来说事?

我再重申:对于计划经济,必须要彻底铲除。但是,计划并不等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指与市场经济相反对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市场经济里也可以包含有计划,就是不能包含计划经济。如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同时存在,则就形成了二元经济体制,从而形成无穷的混乱与祸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2:04:00

我也认为二经济体制造成了无穷的混乱与祸害,只不过要消灭是市场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3:05:00

我坚信“计划经济”是好的,是符合整个社会发展机制的,但是如果你们把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称作为“计划经济”,我是

不能赞同的,计划经济是马克思提出的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上的经济形态,不是在中国这个刚建国的国家所能理解和承

受的,中国的历史定位已经摆脱了“集权社会”,但是仍没有摆脱“官文化”——见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的束

缚,中国那个时代的经济是一种以军事动员和军事组织为基础的绝对服从的“统治经济”,在个人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

资料所有权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核心约束,我们有什么理由将那么崇高的“计划经济”这个词加于中

国那个时代?这分明是对“计划经济”的亵渎。

不管从人性发展还是从社会进步的观点来看,计划经济作为人性升华的较高阶段的经济形态,是具有长期性和远瞻性的,

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的重复,你们之所以厌恶计划经济是因为它是用暴力机器加以限制和完成的,但是我们坚持的

计划经济是在个人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得到法律保障情况下,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完成的,这种民主的方式构成

了各个利益主体的竞争性,所以在计划经济同样是存在竞争的。

凯恩斯正是学习了苏联的“计划模式”,动用了国家力量来实现了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的普选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才逐渐普及的,而恰恰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是我认为的计划经济下民主模式——以人为标准的民主,不是以财产为

标准。持计划经济观点的人之所以不反驳,是因为你们始终没有搞懂我们所说的“计划经济”,既然我们没有同一个价值

判断和讨论的平台,我们的争论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3:27:00

黄焕金

上面的文章真的是你写的吗?

如果是,那么你是个自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天下第一!有些人在时代中成功,却在时间里消失!你会成为时间的笑柄!

切记呀!你好好思考,忍耐孤独、寂寞的困境!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以后你的文章我不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4:00:00

本人只认为有实践的经济才是真实的。理论的逻辑是靠认识规定的得到完善的。因此其总在逻辑中美好,而在现实中扭曲!

计划经济能否实现不是在理论中假设其基本价值主体。而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组织为一定生产力体系的规律性运动过程。

即使是完美的理论在实现时其才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超越理论的意识面而实践于客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