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735 5
2009-09-06
可贸易的资源产品部门的扩张会导致可贸易的非资源产品(工业加工品)的萎缩,这种现象被称为“荷兰病”。“荷兰病”在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等被观察到。“荷兰病”产生后,非贸易产品(建筑、个人服务)部门也会发生扩张。

那么,在一国内部,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归结为“地区性荷兰病”?比如我国一些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贵州地区煤资源比较丰富),依靠自然资源的国内贸易,促成了非贸易部门的繁荣,当地个人消费、房价均不低,同时工业化水平滞后,工业品通常是属于可贸易的非资源产品,是被打击的部门。

如果是的话,那么,如何医治“荷兰病”?

大家的看法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3 23:05:08
这个问题我在看速水佑次郞的《发展经济学》时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也曾就这个问题写过一篇拙作。有兴趣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我的博客中有。
<原材料理论对西部资源富集区发展的启示>    http://amwwyof.blogcn.com/index.shtml#page=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7 11:41:50
我觉得中西部地区确实还是存在这种问题的,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地价和房价,特别是一些资源富集地区,已经比较高了,这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1:41:47
好资料!我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7:27:33
中国的问题和其他国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这些资源被利用时的“飞地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00:14:14
很多文章,各说纷纭,你要有自己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