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很多人喜欢谈连续,这反应一些数学问题。其实连续不用担心,只要考察对象均一,且最小单位不变,则n个最小单位间为连续。数学中将最小单位定义为无穷小是因为它要为任何可能提供说明。
我提出这个问题在于查察效用论的逻辑基础。我发现效用论在推导效用递减时玩弄了技术:
一是所举之例都是可无限分割,且任何单位性质一样(均一),如一滴水与一江水性质一样。但是许多商品不满足这一点,如一只鞋与一双鞋性质不同,380伏特电与220伏特电的性质不同。
二是递减中的单位与实际消费单位或交易单位不同。如讲第一口饭的效用大,第n口饭的效用为0。但是实际交易最小单位不是口饭是餐饭,且这餐饭与那餐饭间是效用常恒而非效用递减。递减只是在一餐饭中第一口与第n口间,然而需求定律中单位只能是交易单位。
为此,我曾出过题:请你说明鞋的效用是递减,似乎无人能回答。这里难度在于这里没法偷换概念,没法对鞋再分割。
用货币不能解决这问题,因为不同商品的最小货币单位不同,如衣服一件100元,100元便是衣服的最小货币单位,你不能用50元买半件衣服。衣服单位小于一件时为不连续,因为0.1件衣服与1件衣服的性质不同(不均一)。这就表明在序(基)系效用论肯定存在量纲或求导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6 1:12:0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