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6275 4
2017-04-30
自变量X,因变量Y,调节变量A(男,女)和B(高,低)。
A的调节效应弱,B的调节效应显著。
分析A的过程:层次回归, 先做Y对X,A的回归,然后做Y对X,A,XA的回归;
分析B的过程:层次回归,先做Y对X,B的回归,然后做Y对X,B,XB的回归;

但是我老师问我为什么将A和B放在两个回归里做。目前结果是A的调节效应弱,B的调节效应显著。
然后他问,如果A(男)B(高),或者是A(女)B(低),类似这样A和B搭配起来,如果AB有调节效应呢?应该怎么解释将A和B放在两个回归里,忽略AB的可能性?

我看是温忠麟2005的调节效应文献做的,里边有个例子是将学生行为之类的,里边也有两个调节变量,他就是分别去讨论两个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的,并没有把他们放在一个回归里边。

求解释啊,好像问题有点长····感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3-14 21:25:36
请问楼主解决了吗,我看文献里面有把两个调节变量分开回归的,也有放一起回归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8 10:58:07
1SPSS: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做分组回归分析。但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 ,不能做分组回归,而是将自变量重新编码成为伪变量 (dummyvariable),用带有乘积项的回归模型 ,做层次回归分析。
2.AMOS:有潜变量的调节效应模型通常只考虑如下两种情形:一是调节变量是类 别变量,自变量是潜变量;二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 。
温忠麟等《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比较与应用》,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8 13:13:57
楼主后来怎么搞的啊~~~ 被难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