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
我们首先引入一个概念:利益相关系数,假如甲在经营某项事业上创造财富总增量△X(相当于产值增量),△X给另一个人乙带来收入增量△Y;或者甲在经营某项事业上财富损失△X,使乙收入减少△Y。则C=△Y /△X就是乙对甲在该项事业上的利益相关系数,C越大,则乙就越关心、保护甲的该项事业,推动甲的该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就越大;C越小,乙就越不关心甲的该项事业,保护力量越小,推动甲的该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就越小,侵害甲的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C为零或接近零时,乙就会毫不关心甲的事业,而侵害甲的利益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自生能力,就是因为所有人对国有资产的利益相关系数都几乎为零,而人们对它的利益相关系数决定了个人追求其利润上获利的难易程度,利益相关系数越低,人们获得利益的可能性越低,人们就越不愿意追求其利润,同时,人们对它的保护力量越小。但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是不会变化的,结果必然是追求其利润的力量远远敌不过掠夺与瓜分国有资产的力量。因此,国家所有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极端匮乏,而掠夺与瓜分国有资产的动力却极为充分,起支配作用的不是经济规律,而是对国有资产掠夺与瓜分的规律,这与原始公有制瓦解时的情形毫无二致。因此,国家所有制经济毫无自生能力,其资产的不断流失不可避免。
我们把在没有外部强制力量约束的情况下,能够自发地走向更经济状态的企业称为“自治企业”,国家所有制企业显然远离自治状态,是非自治企业。
资本主义企业是自治企业,但是,它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远远不是!资本家不参与生产过程,但是,他们,却占有了绝大部分利益相关系数资源,在《经济学的力学原理》看来:这远远不是最优的选择。如何能获得最大的企业发展动力呢?
我们看看如下约束:
一、 利益相关系数是一个非常有限的资源,所有人对同一资产的正向利益相关系数的总和是一个小于1的值,对于人数越多的企业,人们对它的利益相关系数资源就越是稀缺。
二、 人们对一资产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大小决定了他对该资产的态度:是追求其利润、保护它,还是漠不关心、掠夺与瓜分它,利益相关系数越高,则追求与保护的力量越大;利益相关系数越小,则追求与保护的力量越小,掠夺与瓜分的力量越大。
三、 每一个人无论是追求、保护企业资产,还是掠夺与瓜分的力量是有限的,达到一定值就不可能再提高。而不同职位的人的影响力完全不同,职位越高的人影响力越大,其追求、保护,或是掠夺瓜分的力量远远大于职位低的人。
四、 一个人正常的经济行为对企业不同经济层次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从大到小呈梯度排列:个人本职、本班组、本车间、本分厂、总厂。
 
 在上述约束条件下,求出经营动力最大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分配模式,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模式,而是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模式,这是一种虚拟股权模式,其原则是:按人们正常的经济行为在企业不同经济层次的影响力的分布状态分配人们对企业不同经济层次的利益相关系数。在这种模式下,贫富分化程度很低,企业自发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大的自我保护和追求利润的强烈动机,其效率远远高于资本主义制度。(详见《国有企业最优改制方案》
http://www1.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develop&idArticle=63872&flag=1)而用这种改制方案,企业不但获得了经营动力、赢利能力,而且无须取消债务,避免了金融危机。
如何解释国家所有制下,违反经济规律的事不断发生、符合经济规律做法却行不通,国家所有制下从未实行“按劳分配”?国家所有制下,由于人们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几乎为零,企业严重缺乏追求利润的动力,而掠夺与瓜分企业财产的力量远远大于追求利润、保护企业资产的力量,起支配作用的是掠夺规律,而不是经济规律,那么,违反经济规律的事不断发生,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行不通很正常。“按劳分配”符合经济规律,但是,起支配作用的不是经济规律,而是掠夺规律,那么分配的原则就是:按国有资产支配权瓜分,普通员工平均分配。这就是为什么银行是最大的亏损单位,职工却收入极高的原因。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中推导出价值规律的存在条件和数学表达式:一、社会中不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趋于社会平均化;二、商品中的工资成本反映的是真实的劳动成本。
在国家所有制下,企业根本没有追求利润的动机,也就没有社会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按权分配和平均分配使商品中的工资成本与实际劳动量完全失去联系,工人一天做一件和做一百件的工资相同,又怎么会反映真实的劳动成本?结果是在国家所有制下,价值规律根本不起作用,价格一放开,就再也找不到中心了。社会中的极其广泛而又深刻的官僚对国家、企业财产,企业厂长、经理、职工对企业财产的利益侵害,经常性地破坏着等价交换关系,使物价急剧扭曲、无法捉摸,而物价改革成了人们变换方法瓜分、掠夺国家财产的大好时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家所有制经济中的物价成了潘多拉盒子里放出来的魔鬼。
只有当社会经济中国家所有制不再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时,价值规律才能重新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