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42 4
2017-05-23

张建平先生是2+2交换理论的提出者,应该说2+2交换还是比较可行的说法,2+2交换包括物物交换、物币交换、币币交换。2+2交换显然是更为广泛的交换,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交换,提出2+2交换,说明张建平先生还是有思想的,因为有思想所以张建平先生应该被尊敬的。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还是要指出张建平先生的错误。

张建平先生错误的根源是将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或统计学,结果造成概念意义混乱。

最典型的是存量和流量概念。

以下是张建平先生的存量和流量概念(摘自价值中国网)

存量,stock,对变量性质的一种分类,对应于“流量”flow。

存量是描述事物存在状态的变量。由于“存在状态”是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映象,因此,存量是对应于时间点的,即在某一时点上可以被测度(这是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存量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判据)。或者说,存量是时间的函数。

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的七个变量(长度、质量、时间、数量、温度、光强度、电流)全是存量。

在经济学中,价格、货币存有量、资产存量(库存)、人口数量、支付量(包括交换时的商品支付量)等等都是存量。

流量,flow,指具有这样一种性质的变量,该变量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某种“流”的一种累积结果。流量是和存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存量,又称为“状态量”或“状态函数”。因此,流量对应地又称为“过程量”或者“过程函数”。

  对于一个连续的速度变量来说,流量表现为速度函数在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定积分。在数学上,定积分是一个“数”而非一个变量,因此严格来说流量不是一个数学意义的“变量”,而是一个“数”。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被定义为流量,即某一时段内需求(供给)者对某种需求(供给)对象物的需求(供给)数量。

  由于在一个时段内流量只有一个取值,而存量是对应于时点的,即在同一时段内有无穷多个时点,因此,流量和存量之间不能构成二元函数关系。只有存量和存量、流量和流量才能构成二元对应关系。

  因此,微观经济学当中的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是错误的,它试图在无法对应的流量(供求量)和存量(价格)之间建立二元关系。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当中,货币供给量又被定义为一个存量(某一时点上的货币拥有量),而货币需求量依然是一个流量。因为流量和存量不能一一对应,所以,所谓的货币供求平衡是不存在的,货币市场的所谓供求均衡分析也是荒谬的。

重新定义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概念参见条目“需求量和供给量

笔者对以上观点进行评点。

在统计学或经济学中存量和流量都是总量指标(也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一般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还有劳动量指标)。存量流量是对总量指标存在状态的划分。存量流量是总量指标在一定空间及一定时间的状态。相对指标是没有所谓存量流量之分的。

存量是指事物在某空间某时间存在的量,这个量是前期流量的累积。一般我们谈存量的时候,往往只谈时点,不谈空间和时间,这是错误的。

事物在某空间内运动是存量不是流量。例如太阳系的行星存量,例如某段公路上运行的汽车存量,例如流水线上的产品存量,例如在操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存量。

判断一个量是否是存量,关键的是要看它在某一空间的某一时间(未必是时点)是否存在而不是在某时点能够被测度。例如加油站在加油时某一时点油库的油量严格来说是不能被测度的(库中油量不断变化),但是该时点油库中的油量是存量。

流量是指某事物在某一时间从某一空间向某空间流入及从某空间向外空间流出或事物在某空间内部自己生成或毁灭的量。

流入的流量生成的流量使某空间存量增加,流出的流量毁灭的流量使某空间存量减少。

相同事物的存量与流量是函数关系,其平衡式如下:

期初存量+本期流入(生成)流量-本期流出(毁灭)流量=期末存量。

水表数对于水表而言既是一个本期流入流量也是一个本期流出流量(假设水表数从0开始计量)。

关于不同事物的存量与存量、存量与流量、流量与流量是否能构成二元函数关系,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相关则能不相关则不能。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问题,情况是这样的:货币供给量一般指广义货币数量,广义货币有某一时点的存量,也有某一时期的流量(增量)。货币需求量一般指现金(或狭义货币,下同),现金有某一时点的存量,也有某一时期的流量(增量),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不是因为一个是存量一个是流量无法对应,而是因为广义货币包括现金(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无法对应。

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的七个变量(长度、质量、时间、数量、温度、光强度、电流)全是度量衡单位。它们不是事物而是用来计量事物的单位,所以它们不是存量,它们仅仅是量。注:数量是物质的量。

在经济学中,货币存有量、资产存量(库存)等是存量(这是对的)。

在经济学中,价格是相对指标不是事物不能视为存量。

在经济学中,人口数量是不是存量要看人口数量的具体含义。假设人口数量是指某空间某一时间人口数量的多少那是存量。假设人口数量是指某一时点与另一时点之间的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多少,那是流量。

在经济学中,支付量(包括交换时的商品支付量)等是流量(不是存量)。支付是典型的从一个空间转往另一个空间。

供给定律错误的理由是理论与现实太多不符。

需求定律是正确的。

价格能否与需求量建立关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是正确的。人们在谈论需求量的时候,往往都忽略时间,其实可以假设为一天。每天的价格不变的情况很常见,所以需求量是可以与价格对应的。至于一个月或更长期的需求量对应的是多次成交的平均价格,那不是需求定律意义的价格,不能以此说需求定律不成立。

应该说张先生思想极其活跃,有很多正确的观点,但关于经济学或统计学中的存量和流量的理解,恐怕是出现了错误。或者说,张先生所定义的存量和流量不是经济学统计学中的存量和流量,只是张氏存量或张氏流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5-25 20:20:20
石先生,点评一个理论不是用已有的概念去评价,尤其是在对旧有概念提出批判创新的时候。一套概念系统,合理与否,要看他是否能够做到内部逻辑一致,也就是能否自圆其说。
    像你所用的流量存量,只是针对有实质流体存在而言的,而我是在讲“变量的性质”——在测度方法上的一种划分。你说的流量存量,仅仅是我说的流量存量的一部分(其中可以加和的标量——质量数量长度(面积体积)),而且还有一些不相通之处。
    你使用的这套流量存量概念,在“计数器”面前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了,怎么还要固守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5 21:45:0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5-25 20:20
石先生,点评一个理论不是用已有的概念去评价,尤其是在对旧有概念提出批判创新的时候。一套概念系统,合理 ...
我的存量流量定义,也不完全是自创,那是根据统计学的定义在结合存量流量到底是什么才得出的。
存量是容易理解的,存量就是在某空间某时间存在的事物量。
流量有些难以理解,事实上,对于某空间之外的空间流入某空间的量来说,对于某空间是流量,对于某空间之外(的空间),它是存量。但我注意到,提到存量,一定是某空间的存量,那么往某空间流入的其它空间的存量对于某空间而言就是流量。
我的存量流量定义完全符合统计学定义的内涵,只不过更精确一些。
所以我说,谈到存量流量,必须指定空间时间。
在计数器面前,我的存量流量定义更到位了。计数器的数字是变动的,流量是变动的,所以必须固定时点,也就是说对于连续的流量要想确值,必须确定时点。
您的存量流量定义有些不符合统计学的规定,例如将度量衡单位,相对指标看成存量。存量流量的定义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真应该感谢您的一些独特的定义,通过对比我就明白了事物到底是什么。您有很多思想,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28 23:09:25
我的思想,十几年前已经总结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了。你不用急于在此做点评了,你还是先读读《终结》一书再说吧。要不然,点评都变成歪批三国了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30 16:43:1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5-28 23:09
我的思想,十几年前已经总结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了。你不用急于在此做点评了,你还是先读读《终结》 ...
您的存量是指在时点上可以测度是不对的,非总量指标无所谓存量流量,这不是歪批,这是正批。这是根据统计学规定批的。
假如某家原有6人(三世同堂:父母,夫妻,儿子儿媳)。在某日某时,儿媳生了一个孩子。您说在某日某时这家的人口存量是多少?我说是7人。原来存量6人+流量1人=现存量7人。
按您的定义,某日某时某家人口存量1人。是不是太荒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