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364 1
2004-12-09

当代劳动价值理论的有益尝试

━━《弹性资本论》一书评价

肖 永 年

张挥先生的学术专著《弹性资本论》于200312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共930章,30余万字,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研究当代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一部力作。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密切结合当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实际,与时俱进,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大胆探索,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创新,值得经济学界的同仁及企业界的朋友们借鉴与研究。

作者在对当代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时,提出三个新观点。

一是,深化对间接劳动的认识,这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作者认为,间接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即具体间接劳动和抽象间接劳动,每种间接劳动都有一定的具体形式。而任何间接劳动都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科技的脑力劳动及现代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对间接劳动二重性的分析,特别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特殊价值二重性的分析,商品价格波动、企业盈亏的奥秘就会揭示出来。

二是,弹性使用价值和弹性价值。弹性使用价值是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纯粹主观需要的一种特殊的价值属性,它包括增效、无效和减效弹性使用价值。弹性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间接劳动,其取值范围包括正弹性价值、零弹性价值和负弹性价值。这样,商品的价格 = 价值 + 弹性价值。作为一个企业,盈亏主要取决于商品的弹性价值。

三是,破解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在于间接劳动弹性价值论。在商品交换中,除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得以解决外,还包括弹性使用价值与弹性价值的矛盾也得以解决。即消费者获得了增效弹性使用价值,企业实现了正弹性价值而获得盈利。作为一个企业要最大限度生产增效弹性使用价值,以实现正弹性价值而盈利。诸如运用高科技、提高市场预测水准及提高劳动者素质等等。商品弹性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揭示弹性价值规律而实现的。即经过市场供求关系检验的抽象间接劳动决定商品的弹性价值量的规律。作者还认为,如果把间接劳动作为一种投入,那么间接劳动就形成弹性资本。这种投入的目的,是确保资本增值,也就是保证正弹性价值的最大化。

纵观全书,作者紧紧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新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无疑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有益尝试。作者这种勇于理论创新的勇气及务实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原载《黑龙江日报》2004年6月9日第11版。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经济学研究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14 08:17:00
劳动价值论的创新是不是间接劳动弹性价值论,应该认真进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