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19 2
2009-09-24
基数效用论应用中,用来计算诸如MU
序数效用论则是用来做无差异曲线
但在两者结合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不少困惑,请各位指点下:
无差曲线可由效用函数求出,而效用函数当然可求得MU,这就混在一起了,用个例子具体点看看
●A的效用函数 U1=MIN(X+3Y,3X+Y)
B的效用函数 U2=MIN(3X+9Y,9X+3Y)
A,B的收入相同,且面临的价格相同,那么他们对X的需求是否相同?
如果混杂在一起的答案,是相同的,因为预算线相同,U2=3U1还是正单调变换,按无差异曲线的序数论,偏好相同,则需求相同。
但消费同样数量的x,y,A和B所获得的效用是不同的,B的效用是A的3倍,那能说他们需求相同么?
这里比较效用的时候能用单调变换偏好相同么?A吃三个包子才等于B吃1个的效用,为何还说他们需求相同呢?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混淆了,困惑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5 10:03:59
不同人之间的效用是不可以比较的,因为本质上效用是主观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你可以比较他吃一个包子和三个包子的区别,但是你不可能比较A吃三个包子和B吃三个包子的效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B的效用是A的3倍”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法”的论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8 22:47:30
赞同楼主的观点。
效用,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的效用都是不同的。就好比,你在饿的时候,吃一个饼获得效用(或者理解为满足感)和你饱的时候吃一个饼的效用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