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1564 286
2009-07-24
希克斯为克服理论界对基数效用论的质疑,提出了序数效用论,但是,这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本质上却没有任何改变,问题也没有根本解决,因为没有“效用量”何来“效用差”?就好象,没有“高度”何来“高度差”?没有“电压”何来“电压差”?例如,序数效用论在“公理化”消费者偏好时提出的“完备性”公理,要求消费者对A、B两种不同的商品组合能够判别出偏好的次序,即能判别出“A至少好于B”、“A至少不如B”或“A同B一样好”,问题是:如果A、B之间没有可以共同量化的东西,消费者如何能加以判别呢?如果存在着这种可量化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为了让问题明确一些,假定消费者受其收入限制只能消费n种一定数量的商品,A代表消费束(a1*n1, a2*n2, …, an*nn),B代表消费束(b1*n1, b2*n2, …, bn*nn),按照偏好的“完备性”A与B可分出优劣,但是按此逻辑,C消费束(c1*n1, 0, 0, …, 0)与D消费束(0, d1*n2, 0, …, 0)也是可以比出优劣的,请问这是否意味着c1*n1的效用量与d1*n2的效用量可比较?如果不是效用量之比较,消费者如何加以判别C消费束(c1*n1, 0, 0, …, 0)与D消费束(0, d1*n2, 0, …, 0)的优劣?

个人认为,本质上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是一致的,序数效用论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不当之处请高人指点。

从微观理论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消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而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中,无非是说,当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需要更多的这种商品来替代其它商品;反之,对其它商品来说也是如此。

因此,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表现为序数效用论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序数效用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本质、内容和基础。

同样的逻辑!

从微观理论来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减。而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中,当劳动投入不断增加时,其边际产量不断减少,劳动的效率降低,从而需要更多的劳动来替代资本才能保持总产量不变;当资本投入不断减少时,其边际产量不断增加,资本的效率提高,从而只需要较少的资本来交换劳动就能使总产量不变。因此,在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可以变动而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就表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高级微观理论大多只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但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应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实证性的本质、内容和基础。

只不过,“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没有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样幸运地有心理学上的支持,直到现在还在苦寻实证数据的支援。但是,奇怪的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居然被很多教材或论文当作理论前提来接受,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治学态度了,也不得不令人质疑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4 16:22:49
赞同楼主,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16:30:27
数学上,序数效用论意味更少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16:37:00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24 16:30
数学上,序数效用论意味更少的假设。
多谢回复!能否具体一些?以鄙人所知,序数效用论为求得反映消费者偏好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制定了五条公理啊。基数效用论只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设一条啊。从数学上看,到底是谁的假设更少呢?

可结合所提出的问题,从数学形式上明确指出本人在逻辑上有什么问题没有?谢谢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17:50:26
呵呵,有同路人了.
见12楼及以后别人的答复.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p;extra=&page=2  
偏好理论认为不必要问比的内容。
又涉及偏好理论的目的是要解释“什么”,解释这个“什么”不需要问比什么内容。
偏好理论解释的标的与基数效用要解释的标的一样吗?
更一般的,经济学要解释了什么就算是好的理论了?
先目标一致,再讨论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4 17:55:00
ruoyan 发表于 2009-7-24 17:50
呵呵,有同路人了.
ruoyan兄,您好!在马经版我们讨论过问题,现在本人回访一下微经版,请多关照!

您之前的讨论,本人拜读过了,写得不错!本人开此贴,在某种意义上支持了您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