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933 0
2005-11-25

PARETO效率

在众多经济效率概念中Pareto效率是应用最多也是争议最少的效率概念。如果经济系统中的一种改变能够至少使一个人的福利变好,且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变坏,那么这种变化就是一种Pareto改进。当无法再做Pareto改进时,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就是Pareto有效的。这个定义看似简单,然而要真正理解和应用却不是容易的事情。就连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使用Pareto效率概念时也常常出现混乱和疏漏。例如Felder2001)在评价Coase定理时就曾指出:Coase和福利经济学家在使用Pareto最优和Pareto改进这两个概念的时,显然无意中默认了“关于效用和福利人际可比”的观点……;Ross1989)也曾指出Fama1989)误将股价调整速度的快慢和经济效率的实现与否作了关联……。

1PARETO效率的性质 作者认为要准确理解Pareto效率至少应该把握该概念的以下性质:

第一、描述性。Pareto效率是一种描述性定义,是对经济系统有效率状态的描述。由于无法计算出Pareto效率的确切数值,因此很难准确判断一个经济系统是否达到了Pareto最优状态。

第二、相对性。Pareto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它关注的是资源配置的结果,和资源的总量没有关系。也就是无论资源数量多少,都有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Pareto最优。

第三、模糊性。Pareto效率关注资源配置结果,但对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尺度是效用,而效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Pareto效率实际上评价的是客观的资源配置对参与分配者主观感觉(效用)的影响。其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微观经济学中生产理论和需求理论前提假定的不对称,生产理论假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需求理论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指标,在不同生产单位之间具有可比性;而效用则是主观指标,根据Arrow不可能定理,效用人际不可比。用不可比的主观指标评价可比的客观指标,造成了理解和使用Pareto效率时的模糊和混乱。

第四、可移植性。Pareto效率为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一般化的思路,即通过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来代替效用,就可以得到类似Pareto效率的最优条件,成为客观的效率评价标准。如果用其它指标替代效用,比如在评价生产要素配置时用最大产出作为评价指标,就可以得到与Pareto效率类似的最优条件。这表明Pareto效率条件具有可移植性。

2PARETO最优条件的分析 由福利经济学可知:只有同时满足了生产最优条件和交换最优条件,一个社会才实现了Pareto最优。生产最优条件是任何两个生产者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任何两种要素边际产出之比)相等;交换最优条件是任何两个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任何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相等。深入分析这两个最优条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Pareto最优与效用是否人际可比无关。由交换最优条件可知,实现Pareto最优并未涉及直接的效用人际比较,比较的只是边际替代率,即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这样就有两个问题:首先Pareto最优不涉及直接的效用人际比较;其次尽管效用人际不可比,但(边际)效用的比值却是人际可比的34。也就是说,无论怎样Pareto最优都和效用是否人际可比无关。

第二、Pareto最优条件存在不现实的假定。生产最优条件也可以表述为:任何两种要素在任何两个生产者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这里包含了一个隐含的假定,即所有生产者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因为如果有某个生产者比其他生产者少用一种生产要素,就破坏了生产最优条件。同样交换最优条件也隐含着所有消费者都消费相同商品组合的假定。这些隐含假定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三、生产最优性条件忽视生产要素的异质性。Pareto最优条件需要完全竞争的市场作为保证,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生产要素是同质无差别的。也就是说Pareto最优条件包含了生产要素同质的假定。生产最优性条件是建立在边际产出基础之上的,而边际产出是指追加某种生产要素带来的产出增加。在数学形式上是产出对要素投入量的导数,不过要素投入量仅关注要素的数量而不关注要素的质量,这就产生了第2章中提到的要素异质性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当假定要素是同质的时候,生产最优性条件才成立。

第四、Pareto最优条件中的隐含假定。Pareto最优条件,特别是生产最优条件中对生产要素贡献的考察是以要素的实际表现也就是要素的(边际)产出为依据的,这样就忽略了要素能力利用、如劳动力努力程度的问题。因此Pareto最优条件的一个隐含假定是:假定生产过程中要素生产能力的利用是完全的,对劳动力来说就是所有劳动力都会付出100%的努力。

尽管Pareto效率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效率概念,但还存在很多模糊和有争议的问题。以至于连一些经济学大家在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也会出现偏差和混乱。这让人想起了Solow 等经济学家对待总量生产函数的态度,即在没找到更好的替代工具前,继续使用当前的分析工具也是一种选择,尽管它有缺陷,但似乎比没有更好。



PARETO交换最优条件是边际率相等,如果不可比,则无所谓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