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大学生涯是为在追求真理之后作创新。君不见很多在外国处于权威位置的人,第一篇著名于世的论文就在大学生时期完成或开始?
中国的大学教育是为工作,很多大学生进入名校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应付日后工作所需要的。
我们的研究未到水位固然是问题,但我们大部份人学习的心态显然也是一个问题。
你可以为了研究,几十年在快餐店中工作吗?
这种情况在外国,似乎大有人在。他们就读的大学可能不算太有名,可是 他们在毕业后,仍然继续作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已经把兴趣化为终身事业。
有多少人在中国,会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很多很多的事 ?
又有多少人在大学毕业后,愿意为了追求各种知识,仍然继续去上大学,直至老年,数个博士学位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