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中国改革的历史,就是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
制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力量的挑战;在最终意义上取决于国民市民意识的觉醒程度与速度;
更直接一点说,就是私有化。
我们正在慢慢地私化这种通过暴力积累下来的公有财产,各位没感觉吗?
委托代理机制本身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中国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太不完善,才让作为代理人的政府中的当权者有机可循
国有产权不可能解决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0:37:11编辑过]
完全私有化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而这一问题会触到最敏感最深处的核心。试想一下,自己怎么监督自己呢?
对,这就可以用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来解释了。。。
获益的当权的利益集团如何能够主动的进行制度变迁呢?这只有期待外部的压力了。。。好比清末新政。。。
监督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