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术语中包络曲线是什么_包络曲线
什么是包络曲线
包络曲线(Envelop curve)是由所有短期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轨迹构成的相应的长期成本曲线。
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在研究成本理论时,他提出了今天人们都熟悉的包络曲线概念,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当时瓦伊纳认为,在长期中企业总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实现平均成本最低,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应该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组成的轨迹。
包络曲线概述
包络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分析长期成本的一种方法。作为重要的长期成本的分析工具之一,只有正确的理解了包络曲线的真正含义,在运用包络曲线的时候才会恰如其分、得心应手。为了理解包络曲线,首先要清楚一定的前提。从时间的角度看,厂商在成本分析中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划分的标准是厂商能否全部调整生产要素的投人量。在短期内,厂商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可以变动,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不能变动。例如,在短期内厂商可以改变劳动力的使用量,改变原材料、燃料等的投人量,但不能变动厂房规模和设备数量。于是成本也就相应的分成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在长期内,厂商的全部生产要素投人量都可以变动,如厂房规模、机器设备数量。由此,成本相应地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从长期来看,厂商量有充足的时间调整所有投人要素,不存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别;但是生产者只要进行了投资,进行了调整和选择,机器、设备、厂房等成了固定生产要素,便开始了短期的经营。因此长期成本是计划中的成本,经营中的成本是短期成本,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这种辩证关系是包络曲线形成的基础条件。
在成本分析中,成本可以分为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应的短期成本有短期总成本(STC),短期平均成本(SAC)和短期边际成本(SMC),长期成本也有长期总成本(LTC)、长期平均成本(LAC)和长期边际成本(LMC)之分。包络曲线的理论只涉及到了总成本和平均成本,没有涉及到边际成本。对于理论的研究,无论是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还是总成本、平均成本,所特指的对象应该是同一个行业的同一个厂商,这些成本只能是从不同的维度来描述同一个对象,因而它们在描述这一对象时,既应该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彼此之间又应该有相互关系的一致性,不应该前后矛盾。在推导包络曲线时,“可无限细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条件。可无限细分是相对于不可细分的条件来讲的,不可细分指的是生产要素的投人只能以自然数的数量增减,例如劳动力的使用,厂商可以增加1个、2个、甚至是成百上千的劳动力,但是却不能增加1.2个劳动力,劳动力是不可细分的生产要素。可无限细分就是可以出现1.2的情况,还可以更细,细到任意两个数之间都可以再细分下去,这个条件实质上讲的是生产规模变化的“连续性”,即发生了最微小变化的新的生产规模也是有意义的。这种“可无限细分”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条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包络曲线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