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历来被视为大害。古往今来,民间自发的、政府大规模组织的杀鼠活动可谓不计其数。但时至今日,老鼠家族亦毫无衰败迹象,反而有兴旺发达之势。在原子弹都能造,东北虎、大漠苍狼都得接受保护才能生存的今日,为何连小小的鼠辈都杀之不绝呢?究其原因恐怕根本在于老鼠缺乏利用价值。依据经济学的观点,作为理性的人,没有利益也就没有行为的动机。
因此只有在老鼠身上挖掘到足够的价值,人们出于对利益的关切,才会有杀鼠的职业动机,从而产生以杀鼠为生的职业,进一步发展出养鼠为业的养殖户,到那时鼠害必将在为减少。
从中似乎可得到启示:我们要禁止某类行为,不如先去发掘其价值(有点类似于生产工具的迂回生产理论),然后由价值的驱使来完成,效果更好。
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列举生活中的同类现象,讨论解决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6 14:18: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