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程小旭
近日,武汉大学校领导腐败案经新华网、人民网曝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其实,大学发生腐败案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学腐败案件频繁曝光: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刑十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湖北近年已有五六所大学的主管官员因腐败落马,包括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等;陕西近三年已查处80多宗大学经济案,倒下7名厅级校官。
为什么被誉为圣洁之地、“象牙塔”的大学逐渐成为腐败高发区,不断有“硕鼠”出现后被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针对高校为什么会产生腐败、怎样预防高校腐败的发生等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吉吉和《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王明高博士。
在政府行政层面发生的腐败高校都会发生
有分析认为,高校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行政化趋向的增强,以及与此相伴的高校权力的过分集中。不受制约的权力是高校腐败的根源,在权力的利诱与腐蚀面前,任何人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认同这种观点。
林吉吉告诉记者,由于高校的行政化,各个级别特别是校一级的校务领导手中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造成高校的运作不像西方国家的高校那样采取产业化运作和人文精神培育学术团体,而是通过行政权力来运作。“在政府方面发生的腐败,如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都会在高校中显现出来。”林吉吉说。
在她看来,高校腐败与司法腐败不同的是学术腐败,上到高校校长、院长一级,下到普通的教授、博导,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而上层的校一级领导掌管着教师的职称评定,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教育部学术道德委员会应充分发挥作用,此外,高校干部的任选也应以德为先。
林吉吉表示,武汉大学发生行政腐败一点都不奇怪,这不是偶然的事件;其他高校也可能存在腐败,只不过是没有被发现。“在政府部门发生的腐败,无一例外地会发生在高校里。”
高校腐败易发五领域
《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王明高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反腐败问题上,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组织部门、纪检部门、高校等都是“清水衙门”,这些部门里不会发生腐败,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在这些所谓“清水衙门”里,高度集中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同样会滋生腐败。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科学的制约也是产生高校腐败的核心原因所在。
他也认为,别的大学也有腐败,只是没有被发现,类似武汉大学的腐败事件还会再度发生。 王明高表示,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参与市场经济的机会越来越多,可调控的行政、经济等资源也越来越多,在高校后勤服务、教学仪器采购、基础项目建设、招生方面都可能产生腐败,加上学术腐败,高校在这五个领域最易发生腐败。
王明高说,在落实有关制度方面,高校做得很差,但人们往往认为高校是象牙塔、是圣洁之地,忽略了对高校的监督。高校在自己制定制度时没有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讨论,从而造成制定政策缺乏民主,教职员工对高校领导的监督缺位,再加上政府监督部门认为高校是“清水衙门”,疏于对高校行政权力进行管理和监督。事实上,高校领导的行政权力往往绝对化,领导班子成员在各自管理的领域拥有说一不二的决定权。
王明高说,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而武汉离教育部所在的北京那么远,教育部对他们看不见,地方政府对他们看得见但是管不着。类似问题在其他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也会存在,在其他领域如银行、电力、税务等行业也都存在这些问题。 如何预防高校腐败发生 10月12日,教育部召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强调,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开展教育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基础教育校舍建设工程的管理,袁贵仁强调,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这是教育部针对高校基建方面预防腐败开的一剂药。更多人关注的是如何预防高校发生的所有腐败,特别是专家提出的五个领域的腐败。
有人提出,要从源头治理高校腐败问题,需要将反腐倡廉纳入高校改革的全过程,以科研和教学为本,逐步“去官化”、“去行政化”,形成崇尚科研与求实、而非唯权力是从的教育生态。
林吉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预防高校腐败,要靠用人制度和监督制度,要专家治校,建立由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取消高校行政化,把行政和学术分开,由学术权威决定教师的工资级别、职能,而不是由行政干部来决定。
高校也可以采取产业化思路来运作,可建立高校董事会,但校长不能当董事长,不能使校长的权力过大,以便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
王明高向本报记者表示,预防高校腐败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是针对高校最易发生腐败的五个领域,制定科学的反腐倡廉制度,特别是在基建项目和仪器设备采购方面采取严格的招投标制度,杜绝内部招投标、假招标。 二是对相关制度要有刚性的执行力,严肃执行纪律。 三是中央对垂直部门的管理要与地方纪检监督部门齐抓共管,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这些垂直部门“看得见也管得着”,避免“看不见也管不着”。 四是建立健全金融实名制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任何腐败的官员,无论怎样贪污受贿,最后都会变成家庭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