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00 11
2017-08-26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纪念建党96周年

阅读(2439) 回复(26)  2017-07-01 17:36:33赞(4)快速回复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

阅读(3035) 回复(58)  2016-06-05 19:06:07赞(2)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



       多年来,一直流行着企图实行按劳分配或叫按劳分配为主的主张。

       关键在于: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中国,是否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的历史条件?如果具备了,当然分配制度就必须依据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来设计,如果尚不具备,那么,显然就该“另当别论”了。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才能实行?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名劳动者都能从社会领得一张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凭证,劳动者个人根据这张凭证向社会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为辅与为主之说是不是都毫无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正确判断。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既与走资本主义道路有本质的区别的历史阶段,又离马克思所预测的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或许正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的“公社”所处的历史阶段,即马克思所提到的“经济改造”的历史阶段——还不是“经济改造”已经完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按劳分配为主的历史阶段。因而,在分配方式方上,是一个既不能因袭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游戏规则”,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特定历史阶段,因而在基本分配制度的设计上,就既要变革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游戏规则”,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搞什么按劳分配或者叫什么按劳分配为主的“花架子”的历史阶段,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创建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有自身特色的分配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正确判断。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把它与马克思所预测的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条件阶段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混为一谈,对确立与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 对依据新的分配方式设计、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制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全文较长 字数所限 分拆上传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8-26 20:57:55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纪念建党96周年 (续1)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阅读(0) 回复(0)  2017-07-01 15:41:02赞快速回复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中,“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又何来什么按劳分配为辅与为主之说?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上产生实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想法具有必然性。然而,有必然性并不等于就已经有了现实可能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还在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离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即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走(建设、发展)到了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才会具有实行按劳分配的现实可能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


三.


现实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阅读(29) 回复(0)  2017-06-26 19:31:02赞快速回复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一个很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眼下还只是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几十年的国度,把按劳分配作为未来基本分配方式发展的方向、原则写入宪法是必须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中国,离马克思所预测的、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能够 各尽所能 和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 的国度。

        按劳分配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才能实行?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名劳动者都能从社会领得一张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凭证,劳动者个人根据这张凭证向社会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又何来什么按劳分配为辅与为主之说?

  (原文贴较长,发帖字数所限,分拆上传,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6 21:00:28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纪念建党96周年 (续2)



四.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阅读(38) 回复(0)  2017-06-25 16:23:32赞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必然给对实践中社会主义造成重大挫折。如果承认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当今中国还不过是处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起点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

殊不知,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联合劳动的条件去取代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马克思既没有把公社作为应该、可以推行按劳分配的政治形式来看待,也没有对公社提出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要求,而是将逐步完成“经济改造”,“把劳动从垄断劳动者自己所创造的或是自然所赐予的劳动资料的那批人篡夺的权力(奴役)下解放出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视为新生政权的一项实质性任务。


      既然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然我们还处于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那么,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制度呢?

       使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让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践经过艰辛的探索从理论上所作出的明确回答。

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让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逐步成为富民劳动的理论思想,是让劳动、勤劳也能致富的理论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马克思关于逐步完成经济改造,逐步把劳动从资本奴役下解放出来,逐步使劳动从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具体化、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贡献。

九十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较好地解决了不断做大蛋糕的课题;为解决好分好蛋糕的课题提出了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全党同志和广大劳动者都应该倍加重视、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决不能再让人把这个“好经”给念歪了!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坚定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自信,珍惜、重视新的收益分配论这一重大创新成果,深化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研究、认识,作出正确的解读,加大阐释、宣传、普及的力度,努力化解、纠正、消除种种误解、曲解,促进党的理论思想新成果在指导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既是思想理论教育宣传工作的职责,又是摆在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面前一项十分的重要任务。】——摘自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2017-01-09 13:12:0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历经多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原创首发).原帖地址: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0538748.html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url=][/url]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7:0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还有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原创首发)

                                                             来源:  2014-07-11 14:59:04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

理论网>理论博客[ 2014-7-11 14:47:00 | By: 盼铁成钢 ]


     【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

       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极易导致坚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政治形式”成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所说的“一个骗局”。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摘自盼铁成钢坚定理论自信,珍惜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成果,努力搞好党的分配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纪念建党九十三周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人从全会决定中解读出一个又一个的“亮点”。

     也有人在仔细阅读决定的过程中,发现一直以来都有的“坚持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提法,在决定中已经找不到了。至于为啥不再援用这种提法,至今未见权威解读,更无人将其视为“亮点”。

      个人以为:如果全会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提“要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那么,这倒的确是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




(原文贴较长,发帖字数所限,分拆上传,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6 21:03:44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纪念建党96周年 (续3)

五.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阅读(10) 回复(0)  2017-06-25 17:30:02赞快速回复




盼铁成钢
32#
发表于 2017-6-10 21:38:08 |只看该作者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5-8-3 15:31
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排除阻碍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 ...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 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两极分化,是一个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因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就成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套用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还是应该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怎么用?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从走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的确立建设、发展到私有制的彻底消灭,是一个渐次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无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分配发展的方向、目标。但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向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过渡的过程,是一个既不能长期因袭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为主不为主之说),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一个必须创建有别于资本主义道路——必然两极分化之路、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语录)”的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


     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要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成长之路要走。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将是一个逐步前行的很长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开创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决不是“偷懒”——简单套用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强加在其头上就能完成的艰巨的历史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运用它分析解决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决不能脱离还远不是可以和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实际去“设计”,绝不能照本宣科和“偷懒”——简单地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当今中国头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人们走出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就总想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误区拓展了认识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没再援用“坚持按劳分配”或者“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全会应该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援用“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者“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个亮点亮起来,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亮点”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阐释。很快就要召开十九大了,但愿:党的理论宣传思想工作者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能重视、珍惜、深入阐释、宣传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让这个闪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亮点真正亮起来,坚持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根本的实际出发,致力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探索、创新。

(原文贴较长,发帖字数所限,分拆上传,全文续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7 16:37:28

    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出认识误区,努力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


   
    长期以来,一直有人总想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头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人们走出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就总想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误区拓展了认识空间。要拿出走出总想把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强加在当今中国头上的误区的决心和勇气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人们走出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就总想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误区拓展了认识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没再援用“坚持按劳分配”或者“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全会应该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援用“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者“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个亮点亮起来,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亮点”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阐释。
       很快就要召开十九大了,但愿:党的理论宣传思想工作者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能重视、珍惜、深入阐释、宣传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让这个闪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亮点真正亮起来,坚持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根本的实际出发,致力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探索、创新。】——摘自>强国社区>深入讨论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纪念建党96周年.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摘自主帖.见2017年07月03日 16:20 来源:北京日报《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这当然没错。
      不过,既然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既然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搞“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就要思考:

    “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算不算“战略举措”?

     如果算“战略举措”的话,那么按劳分配应该是社会主义哪个发展阶段才能实行的分配方式?

     如果按劳分配还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的分配方式,又何来为不为主?又何来在“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

     如果按劳分配还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的分配方式,那么,为什么又硬要把本不属于这个发展阶段的“战略举措”塞给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呢?……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对“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之说的一些不同的想法.

阅读(10) 回复(0)  2017-08-19 19:07:35赞快速回复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摘自2017年07月03日 16:20 来源:北京日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盼铁成钢很赞成、认同这一观点。不过,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却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首先,有存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见>强国社区>深入讨论《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纪念建党96周年》“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3904887.html

          其次,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上产生实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想法具有必然性,但

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同上“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第三,中国眼下还只是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几十年,把按劳分配作为未来基本分配方式发展的方向、原则写入宪法是必须的,但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能够 各尽所能 和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 的国度。——同上“三.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第四,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努力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这方面有一个闪光的“亮点”——同上“四.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见强国论坛>深入讨论 2016-12-09 15:25: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原创)

       第六,要有走出认识误区的决心和勇气!——见强国社区>深入讨论2017-08-07 14:11:11《拿出走出总想把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强加在当今中国头上的误区的决心和勇气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7 16:52:14

都说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为什么有人却总想着把按劳分配强加在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头上?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摘自2017年07月03日 16:20 来源:北京日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有不少这样的“理论大家”,他们一方面强调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要抱超越历史阶段的幻想,避免干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比如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篇出自“理论大家”之手的文章所提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急于追求单一的公有制)的傻事来,另一方面,却又总想着不仅要把按劳分配这种只有到了社会主义中级乃至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行的按劳分配硬塞进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而且还想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对那些总想着不仅要把按劳分配这种只有到了社会主义中级乃至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行的按劳分配硬塞进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而且还想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人(特别是那些个“大家”们),盼铁成钢要说的是: 希望你们能走出误区,不要再总想着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今中国头上 ……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能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今中国头上……

阅读(13) 回复(0)  2017-08-17 14:37:32赞快速回复


       
       不能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今中国头上!

       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成为可以和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国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打个比喻来说吧:大冬天的,只有到了海南岛,才能穿单衣服,还在哈尔滨到长春的路上,就能穿单衣服 或者以穿单衣服为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