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588 1
2017-09-05

经济学原理是关于人类选择行为及其相应社会后果的一套定理。主流经济学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从个人选择行为推导出社会结果或社会现象,以此来解释这些结果和现象。经济学分两步进行分析。

第一步分析个人选择。将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界定为在相关约束条件下,为实现目标函数最优化,而选择相关的行动,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购买组合,厂商选择产量水平和要素组合。整个经济体系只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选择就是资源配置,他们通过这种配置实现了各自的目标函数最优化,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

第二步分析个人选择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果。消费者和生产者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由此形成经济体系。实现联系的基本方式就是交换,交换关系的总体就构成市场。经济学要解释的是,互不相识的单个经济主体如何可能通过市场交换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实现目标函数最优?经济学家通过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系统解释了上述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证明。

科学的经济学,其内容就表现为一系列的定理,最核心的就是阿罗-德布鲁定理,即竞争市场是帕累托效率的,以及帕累托效率可以通过竞争市场实现,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定理。当然,这两个定理的一系列前提假定均是不现实的,但按照“如果…,那么…”的模式,逻辑的内洽没有问题,并且是严格按照数学的公理化方式进行证明。P. 萨缪尔逊、J. 希克斯、V. 诺伊曼、K. 阿罗、M. 阿莱斯、G. 德布鲁、L. 麦肯齐、W. 里昂惕夫、J. 库普曼斯,……,20世纪这些经济学界闪光的一大串名字,均与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有关。

但是,阿罗-德布鲁模型的结论如何在经验上验证呢?当然没有可控制试验的实验室,只能依据经济现实的自然实验。这种自然实验的结果如何呢?大致是喜忧参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给出的似乎是对定理的拒绝,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计划经济转轨似乎又是对定理的支持。尚未见过关于阿罗-德布鲁定理经验检验的研究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9-5 06:57:35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