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1:43 
考虑这个例子:一个银行有100亿元储户存款。银行用这100亿元存款买了国债,这些储户的账户上的存款额还是 ...
真不敢相信外国名校的博士,专业人士,逻辑推理的强项,既然对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发行问题上会如此思维混乱。
好,就用你的逻辑,100亿储蓄存款购买国债,储户的存款不变。同时存款总额也不变。
那么按你的逻辑,央行用准备金购买了外汇,那么可以推理得出,准备金总额是不会增加的,因为这个交易过程满足零和原则。但是外汇储备却会增加。
而事实上,你只要随便找些历史数据。就知道你这个思考十分混乱不堪,逻辑推演简直一塌糊涂。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美国次债危机后,美国QE,大量的资本来到了中国,外汇储备增加。
从2008年10月到2011年9月。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32万亿美元。
央行的外汇资产(外汇占款的央行口径)增加8.7万亿人民币
我国储备货币(基础货币)增加9.6万亿人民币(我国还有其他方式发行基础货币)
因此,这里的外汇储备增长,其增量规模1.32万亿的美元,对应着8.7万亿的外汇占款基础货币的增加。而绝对不是你说的用存量准备金购买外汇导致外汇增量增加。
同时我国的准备金规模也对应增加了7.8万亿人民币规模。
同时,商行银行对社会信贷增加23.08万亿规模导致各项存款及M2同时相应增加33.5万亿规模。M2及存款的增加会约等于信贷派生存款和基础货币的增加两者之和。
因此,这两个月的货币数据,任何月份的货币数据,均可以推演出,我国央行靠增量发行外汇占款为名的基础货币,购买社会上的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基础货币进入流通社会,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并通过银行信贷派生存款,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增,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这是何等的清晰和简单,而你这个外国名校的专业博士生,自行逻辑分析是强项,却偏偏搞不懂,解读不了。
真令人匪夷所思。
数据见下表
attachimg]2318627[/attach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