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7-9-7 05:47:4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04:57
实际这样运行?
那还要降准干嘛?
降准和这样运行有冲突之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6:22:56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04:57
实际这样运行?
那还要降准干嘛?
看来你不了解央行收取准备金的用途。
央行要购买外汇储备,钱从哪儿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央行印钞。但印钞会增加货币流通,造成通货膨胀。
另一种是收取准备金,用准备金购买外汇。收取准备金减少货币流通,
当外汇储备增加即央行购买外汇时,提高准备金率增加准备金。购买外汇使货币流通增加,增加准备金使货币流通减少。二者互相抵消,保持货币流通量稳定。
当外汇储备下降即央行出售外汇时,降低准备金率减少准备金。出售外汇使货币流通减少,减少准备金使货币流通增加。二者互相抵消,保持货币流通量稳定。

例如,2007年末到2014年末,外汇储备增加15.5万亿元,存款准备金增加15.8万亿元,二者对货币流通的作用基本抵消。


再如,2014年末到2015年末,外汇储备减少2.2万亿元,存款准备金减少2.0万亿元,二者对货币流通的作用基本抵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7:33:44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06:22
看来你不了解央行收取准备金的用途。
央行要购买外汇储备,钱从哪儿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央行印钞。 ...
这是两回事。
你还不懂什么是假设与推理。
央行购买外汇和提取准备金是两个概念,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低下的思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7:38:46
外汇占款的增加与减少,并没有改变提取准备金的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7:40:28
起初,我认为你是文科出身,数理逻辑混乱情有可原,后来百度发现你毕业于合肥工大,让人震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7:44:14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07:33
这是两回事。
你还不懂什么是假设与推理。
央行购买外汇和提取准备金是两个概念,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低下 ...
二寅兄,不要跟这个楼主讨论任何金融及经济方面的问题。

这个楼主是我上网这么多年,见过最愚蠢和思维分析能力最弱而且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他连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是非判断都没有,例如这里他始终认为是央行的准备金购买了外汇储备。

他完全分不清我国外汇及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准备金的成因关系是如下的联系
外汇——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存款——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这样的运行趋势和路径。

他也分不清央行降准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问题。而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也就是准备金,是包括了除库存现金之外的央行法准和商行超准这两部分准备金。
而假如央行要用法准购买外汇,那么法准就要减少,超准就要增加,虽然从资产负债表中看不出,假如基础货币流向了社会,那么商行的超准就应该很多,央行根本无需降准操作。更何况现在公布商行超准率已经到了1%左右了。

跟这个楼主讨论货币问题,是没有丝毫益处的。

其次,这里的楼主提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到底是怎么定义的?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7:50:35
ljclx 发表于 2017-9-7 07:44
二寅兄,不要跟这个楼主讨论任何金融及经济方面的问题。

这个楼主是我上网这么多年,见过最愚蠢和思维 ...
清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7:54: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9:02:43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06:22
看来你不了解央行收取准备金的用途。
央行要购买外汇储备,钱从哪儿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央行印钞。 ...
你真是蠢的可以,以前告诉你央行用法定准备金购买外汇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你不但不改,反而用数据视图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
你缺乏逻辑,如何能思考透彻这些问题。
你引用了如下数据:
"例如,2007年末到2014年末,外汇储备增加15.5万亿元,存款准备金增加15.8万亿元,二者对货币流通的作用基本抵消。
再如,2014年末到2015年末,外汇储备减少2.2万亿元,存款准备金减少2.0万亿元,二者对货币流通的作用基本抵消。"

你要搞清楚,你这里引用的数据是准备金数据,包括了央行法准和除库存现金外的商行超准两部分。
假如央行要用准备金来购买外汇,那么它只能动用法准来购买外汇,然后法准流向社会中的商行变成超准。虽然准备金的总额不会改变但法准和超准构成比例变化了,你仅从这个数据是看不出来的,也是无法论证你的观点是成立的。
这是其一。

其二,我这里先假设你的观点正确,你引用的两个数据中,央行的外汇资产和准备金数据同涨同跌。

你既然懂得找数据去分析,哪你为何不关注2017年7月和2014年6月的数据去对比??
同样的表格中,外汇占款减少了5.7万亿,但是准备金却反而增加了1.4万亿。

这个问题你留意到了吗?

拜托你以后深思熟虑,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免得拉低学术论坛的水平。

不信,你自己用数据去验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09:08:35
ljclx 发表于 2017-9-7 09:02
你真是蠢的可以,以前告诉你央行用法定准备金购买外汇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你不但不改,反而用数据视图证 ...
因为基础货币的来源不一样了,前者是外汇占款,后者是再贷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04:58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07:38
外汇占款的增加与减少,并没有改变提取准备金的规则。
我没有说过“外汇占款的增加与减少改变提取准备金的规则”。你在指责你自撰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06:02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07:33
这是两回事。
你还不懂什么是假设与推理。
央行购买外汇和提取准备金是两个概念,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低下 ...
我没有说过“央行购买外汇和提取准备金不是两个概念”。你在指责你自撰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06:25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07:40
起初,我认为你是文科出身,数理逻辑混乱情有可原,后来百度发现你毕业于合肥工大,让人震惊。
我并非毕业于合肥工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08:28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0:06
我没有说过“央行购买外汇和提取准备金不是两个概念”。你在指责你自撰的观点。
但你的论证过程说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10:06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0:06
我并非毕业于合肥工大。
学术简历编辑
许光伟[1]  ,1971年8月1日出生[1]  ,汉族,安徽滁州人。[2]
学业经历: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2]  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院校:安徽大学);[2]  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2]  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12:4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10:10
学术简历编辑
许光伟[1]  ,1971年8月1日出生[1]  ,汉族,安徽滁州人。[2]
学业经历:管理工程专业本科 ...
不好意思,我把你当成了许光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17:30
那你一定是文科毕业的,我就纳闷了,许光伟和我是同时代的理科生,为何逻辑如此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19:01
ljclx 发表于 2017-9-7 09:02
你真是蠢的可以,以前告诉你央行用法定准备金购买外汇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你不但不改,反而用数据视图证 ...
我很高兴你注意到了这一点:2014年6月到2017年7月的数据:外汇占款减少了5.7万亿,但是准备金却反而增加了1.4万亿。

2017年开始,央行暂时放弃了平衡准备金和外汇占款。其原因在央行《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讲的很清楚:“降准还容易引起预期变化从而加剧外汇流出”。2017年开始,央行的这种顾虑使得央行该降准而没有降,而是采用频繁的逆回购向商业银行返还资金。其实,央行这种顾虑没有必要。无论央行降准与否,做空人民币的人总有的说。如果央行降准,做空者会说“央行降准了,人民币要跌了。”如果央行不降准,做空者会说“央行吓的都不敢降准了,人民币要跌了。” 规范外汇流动要靠《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之类的文件,不是靠央行是否降准来影响预期。央行实在是不该放弃以前很有效的平衡准备金和外汇占款的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0:37:35
ljclx 发表于 2017-9-7 09:02
你真是蠢的可以,以前告诉你央行用法定准备金购买外汇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你不但不改,反而用数据视图证 ...
你这句话是错误的:“虽然准备金的总额不会改变但法准和超准构成比例变化了,你仅从这个数据是看不出来的。”

超准是准备金中大于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即    超准 = 准备金总额 - 存款总额 * 准备金率

如果存款不变,准备金率不变,准备金总额不变,那么法准和超准的比例也不会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10:20
ljclx 发表于 2017-9-7 09:02
你真是蠢的可以,以前告诉你央行用法定准备金购买外汇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你不但不改,反而用数据视图证 ...
  关于法准和超准的比例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2016年末,其他存款性银行的年末存款,准备金率和法定准备金计算如下表。得出法定准备金为205,612亿元。
类别存款额(亿元)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亿元)
大型银行

734,370

16.5

121,171

中小银行

649,546

13.0

84,441

合计

1,383,916

205,612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准备金存款为239,867亿元。所以超额准备金为
    239,867 - 205,612 = 34,255 (亿元)
  超额准备金占准备金总额的14.28%。

  另外,《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为234,095亿元,比《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准备金存款少了5,772亿元。这5,772亿元应当是没有使用,所以不进入负债,也没有相应的资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26:03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9-7 10:17
那你一定是文科毕业的,我就纳闷了,许光伟和我是同时代的理科生,为何逻辑如此混乱?
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专业是数学,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逻辑推理是我的强项。曾经怀疑我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人最终都被证明他们的逻辑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36:24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1:26
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专业是数学,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逻辑推理是我的强项。曾经怀 ...
啊啊啊,现眼!
请公布尊姓大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37:39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1:10
  关于法准和超准的比例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2016年末,其他存款性银行的年末存款 ...
不反驳你,就当你自己是正确的吧。

你自己反省思考一下,既然央行用20多万亿的法准购买了20多万亿的外汇资产,为何央行法准规模还有20多万亿?
不讲逻辑,只对数据进行牵强附会的联系,是很难跟你解释清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43:31
ljclx 发表于 2017-9-7 11:37
不反驳你,就当你自己是正确的吧。

你自己反省思考一下,既然央行用20多万亿的法准购买了20多万亿的外 ...
考虑这个例子:一个银行有100亿元储户存款。银行用这100亿元存款买了国债,这些储户的账户上的存款额还是100亿,不会因为银行买了国债,储户的存款额就清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50:44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1:43
考虑这个例子:一个银行有100亿元储户存款。银行用这100亿元存款买了国债,这些储户的账户上的存款额还是 ...
脑子真的绣了。
储户的账户上存款余额自然为零,因为他拿走了国债。
如果存款余额不消失,那他白赚了100亿。
这就是国外数学博士的逻辑?还拿过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56:58
ljclx 发表于 2017-9-7 11:37
不反驳你,就当你自己是正确的吧。

你自己反省思考一下,既然央行用20多万亿的法准购买了20多万亿的外 ...
你自己先要想清楚“央行法准规模还有20多万亿”是什么意思。它可以有两种含义。
1)20多万亿是资产规模,即央行还有20多万亿的未用资金。
2)20多万亿是负债规模,即央行有20多万亿的准备金负债。

这两种含义中,第一种是错误的,第二种是正确的。央行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的就是2016年末有234,095亿元负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1:57:20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1:26
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专业是数学,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逻辑推理是我的强项。曾经怀 ...
你的逻辑推理真不这么样,你先把央行用准备金购买外汇资产推演清楚再来谈逻辑吧。

我也先说我的推演逻辑:
现在假设我国市场上没有任何流通货币,没有任何基础货币,没有银行,没有央行的初始阶段。

现在假如1个美国人贷100万美元来中国,中国同时出现商业银行和央行。因为美元不允许在中国流通。
这个时候,央行直接发行700万人民币外汇占款(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来购买这个美国人的100万美元。这个时候,这700万人民币是美国人的,存放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形成700万存款。

因此,这里的逻辑是,央行发行以外汇占款为名的基础货币,直接购买进入中国市场上的任何外汇(这里是100万美元),而人民币进入流通市场。这里的700万存款全部是基础货币,存在于商业银行里,全部是准备金,这里是超额准备金。
到了月末了,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按20%交法定准备金。于是这700万中的20%也就是140万放在央行当法定准备金,剩下的560万当成超额准备金。 这里的700万,都是准备金(这里不考虑漏损货币或者说滤出货币)
于是商行可以放贷,通过存贷循环。不管你怎么循环。这里的准备金总额总是700万不变,变化的是法准规模会越来越多,而超准规模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穷尽极限,700万发行的基础货币全部变成法准,而超准为0.这个时候,商行的流动性枯竭,任何提现都会导致商行挤兑。同时信贷规模也枯竭接近0.
这个时候,基础货币和准备金规模都不改变,但是,商行的存款规模会由700万变成3500万,翻了5倍。这就是货币派生和货币乘数效应,这是你怎么也无法理解的货币乘数效应过程。

因此,我国央行绝对不是用法准去购买外汇的。法准增加是因为货币派生导致货币乘数扩大导致法准增加的。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货币体系运行原理与常识。
否则,你也按你的思路推演一个逆认为正确的货币体系运行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2:17:12
ljclx 发表于 2017-9-7 11:57
你的逻辑推理真不这么样,你先把央行用准备金购买外汇资产推演清楚再来谈逻辑吧。

我也先说我的推演逻 ...
  你说的“700万存款全部是基础货币,存在于商业银行里,全部是准备金,这里是超额准备金。” 是错误的。

  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留在商业银行里的资金不能称为准备金。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准备金存款”项下的金额是准备金,其他金额都不是。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都是要存在央行的才算。你说700万元存款全部是准备金是错误的。
项目2016年末金额
国外资产

50,020

储备资产

246,447

    准备金存款

239,867

    库存现金

6,581

对ZF债权

172,140

    其中:中央ZF

172,140

对中央银行债权

525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315,878

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

265,299

对非金融机构债权

836,468

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

329,544

其他资产

87,435

总资产

2,303,75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2:37:34
ljclx 发表于 2017-9-7 11:57
你的逻辑推理真不这么样,你先把央行用准备金购买外汇资产推演清楚再来谈逻辑吧。

我也先说我的推演逻 ...
就用你的例子来讲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就从商业银行收到700万存款然后上交140万法定准备金这个时间点来分析。有两种可能:
1)又有一个美国人拿了20万美元来换人民币,央行用商业银行存进的140万元买下这20万美元。基础货币总额增长到840万元。商业银行回收自己贷出去的560万和央行再次投放的140万,第二循环的总存款还是700万。
2)没有人来换外汇,央行没有要购买的金融资产,要准备金没用。央行就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设为0,把140万元准备金退回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这140万贷出去,第二循环的总存款还是700万。

这两种情况中乘数理论都不起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7 12:56:54
xwu622 发表于 2017-9-7 11:43
考虑这个例子:一个银行有100亿元储户存款。银行用这100亿元存款买了国债,这些储户的账户上的存款额还是 ...
真不敢相信外国名校的博士,专业人士,逻辑推理的强项,既然对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发行问题上会如此思维混乱。

好,就用你的逻辑,100亿储蓄存款购买国债,储户的存款不变。同时存款总额也不变。

那么按你的逻辑,央行用准备金购买了外汇,那么可以推理得出,准备金总额是不会增加的,因为这个交易过程满足零和原则。但是外汇储备却会增加。

而事实上,你只要随便找些历史数据。就知道你这个思考十分混乱不堪,逻辑推演简直一塌糊涂。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美国次债危机后,美国QE,大量的资本来到了中国,外汇储备增加。
从2008年10月到2011年9月。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32万亿美元。
央行的外汇资产(外汇占款的央行口径)增加8.7万亿人民币
我国储备货币(基础货币)增加9.6万亿人民币(我国还有其他方式发行基础货币)
因此,这里的外汇储备增长,其增量规模1.32万亿的美元,对应着8.7万亿的外汇占款基础货币的增加。而绝对不是你说的用存量准备金购买外汇导致外汇增量增加。
同时我国的准备金规模也对应增加了7.8万亿人民币规模。

同时,商行银行对社会信贷增加23.08万亿规模导致各项存款及M2同时相应增加33.5万亿规模。M2及存款的增加会约等于信贷派生存款和基础货币的增加两者之和。

因此,这两个月的货币数据,任何月份的货币数据,均可以推演出,我国央行靠增量发行外汇占款为名的基础货币,购买社会上的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基础货币进入流通社会,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并通过银行信贷派生存款,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增,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这是何等的清晰和简单,而你这个外国名校的专业博士生,自行逻辑分析是强项,却偏偏搞不懂,解读不了。

真令人匪夷所思。

数据见下表
attachimg]2318627[/attachimg]
附件列表
货币数据.jpg

原图尺寸 39.25 KB

货币数据.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