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阅读——让阅读不仅停留在读书日
文丨小默
为了加强大众对阅读和写作的重视,推动阅读常态化,1996年起,国际出版商协会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在这几年才进入中国公众视线,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其中“最著名”的质疑来源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为什么要搞一个世界读书日?因为读书是经常需要读的,是每个人都能去做的,跟吃饭喝水一样。竟然沦落到了要推广的地步。”对此,清大学习吧创造力阅读的老师们有话说。
作为全世界的重要日子,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初衷是好的——它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裕、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保护知识产权。细想之后不禁会反思,阅读一定要限定于这一天吗?阅读难道不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吗?
阅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清大学习吧创造力阅读的老师们认为,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另一面却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内心浮躁焦虑。但只要能捧起书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便能很快获得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
阅读是不需要刻意挤时间的
在这个“赶时间”的年代,媒体频繁提到一个新名词——“碎片化阅读”。曾有知乎大神们分析过碎片化阅读的优劣,认为碎片化阅读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符合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特点。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赞成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认为弊大于利。
创造力阅读老师们想说的是,不管何时何地,千万不要用没有时间作为不读书的借口,生活中有许多小段空闲、碎片时间,它不需要你正襟危坐严阵以待,想读书了就随手翻开一本书,中断了有时间也可以随时再捡起,这培养的是一种习惯。
阅读效率要提高
既然时间不充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快节奏、高质量进行阅读。在这方面,清大学习吧创造力阅读可是行家!创造力阅读是当前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第一个提出以快速阅读为前提,以学校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理解记忆为目的的学习产品。创造力阅读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通过阅读与学校教学相关的文章,并进行系统化的练习训练,从而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