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城镇留守儿童已增至2826万,占留守儿童总体的41.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透露了这一趋势。
人们以往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大都带有“农村”前缀,以致留守儿童常被默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其实流动人口的结构一直在变化,来自城镇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城镇留守儿童的规模随之水涨船高。
城镇留守儿童问题不是第一次浮出水面。2015年3月,《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一名初中生的“田野调查”《城镇留守儿童更可怜》。文章提到一些城镇原来的国有企业式微之后,很多成年人外出务工,留下很多城镇留守儿童。
但是总体来讲,这些户籍在城镇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外界关注十分有限。他们是陷在城市与农村夹缝中的一群人。与农村儿童相比,他们已经进了城。但是他们面临的缺少父母陪伴、隔代抚养、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困境是一样的。由于他们远离了农村熟人社会的支持,可能问题还会更多。
前述报告还指出,与2010年相比,2015 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均有所减少,城镇留守儿童规模增加。城镇留守儿童的逆势增长反映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趋势,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农村人户口迁到了附近城镇,房子也买到了附近城镇,但依然要远赴他乡谋生就业。他们孩子的身份却从农村留守儿童变成了城镇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