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11-8 16:12:11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8 15:46
经济学本身就有供给量与销售量的不同概念,这些概念是完全合乎语言本身内涵的。而你却偏要把供给量说成提 ...
提供量是可以没有价格约束的,拿一定的商品量到市场上去卖,这是提供量。
提供量没有销售可以不供给不交付——也无法供给交付。
供给量则不然,是和一定价格对应的,要售出的,要买进的,成交了,才供给才交付。
恰好购买量卖出量销售量需求量都是和价格有关的,它们都等于成交量。
这当然是有前提的:卖多少供给多少,买多少得到多少,成交多少交割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8 16:13: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8 14:45
非我所为也,是习惯所为也,大家都这么说,我也顺着说,国家法律也承认——有供求合同为证。
所谓的厂商还习惯把你当作衣食父母呢!
你直接让你儿子把东西给你不就得了,还谈什么钱?
它不是需求者怎么还需求什么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8 16:22:49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8 16:10
习惯就是对的?你就凭习惯搞学问?
你拿鸡蛋换盐巴,你是鸡蛋的供给者,是盐巴的需求者;对方是盐巴的供 ...
多数的供给方需求方中国法律现在已经改为更一般化的买方卖方了。供用电等还用供字。
我根据实际意义将提供量和供给量分开,还有人说画蛇添足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8 20:07: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8 16:12
提供量是可以没有价格约束的,拿一定的商品量到市场上去卖,这是提供量。
提供量没有销售可以不供给不交 ...
既然是商品的供给量,那总是有一定价格的,没有价格的那就不是商品。
具体到什么价格,又可以分为供给方的标价与供求双方成交的价格。当我们讲到供给量时,就是指与标价向联系的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而销售量则是指与成交价格相联系的已出售的商品量。
既然供给量和销售量都是与相应价格相联系的商品量,你非得搞出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没有价格的提供量,那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8 20:13:5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8 20:07
既然是商品的供给量,那总是有一定价格的,没有价格的那就不是商品。
具体到什么价格,又可以分为供给方 ...
您还是跟1993110先生学习一下吧,供求决定价格,他的这篇文章图文并茂,看了以后如果还不能明白,那就需要看看王金贵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8 21:04: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8 20:13
您还是跟1993110先生学习一下吧,供求决定价格,他的这篇文章图文并茂,看了以后如果还不能明白,那就需要 ...
我根本就不用跟谁学,因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无价格的商品,也就不会有无价格的商品提供量。所以,你提出的那个无价格的商品提供量就是毫无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8 21:58:15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8 21:04
我根本就不用跟谁学,因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无价格的商品,也就不会有无价格的商品提供量。所以,你提出的 ...
您说供给可以不交付,卖不出去留在供方手里的提供量(您理解的供给量)有价格?
有卖不出去计划卖的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08:25: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8 21:58
您说供给可以不交付,卖不出去留在供方手里的提供量(您理解的供给量)有价格?
有卖不出去计划卖的价格 ...
超市里的商品都有标价,你没有看见过吗?只有卖出去的商品的标价才是价格,没有卖出去的商品的标价就不是价格吗?
如果你说的是产量,那可以没有价格。但那不是你说的提供量,因为提供到市场的商品不可能是没有价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1:42:15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08:25
超市里的商品都有标价,你没有看见过吗?只有卖出去的商品的标价才是价格,没有卖出去的商品的标价就不是 ...
提供量是生产出来(可包括贸易,一般只理解为生产)的提供到市场想要出售的商品量。
可以标价,但那只是标价,没有人买那就不是价格(价格以成交为准)。
例如某烟标价20元/盒,共有200盒要出卖,可是一盒也没有卖出去。
第二天老板将价格降到18元/盒,也是有200盒要出卖,还是一盒也没有卖出去。
第三天老板将价格降到15元,开张了,200盒卖出了。
这三天不同的价格提供量相同,也就是说提供量并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您非要说提供量和价格相关。
记住了:拿到市场上要卖的商品量一般很难改变(指有生产能力约束的商品),但出售价格可以根据市场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3:08: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11:42
提供量是生产出来(可包括贸易,一般只理解为生产)的提供到市场想要出售的商品量。
可以标价,但那只是 ...
在你的例子中,200盒烟就是供应量,也叫做在售量,区别只在于三天的价格不同。如果第一天卖出了10盒,那10盒就是销售量,剩下的那190盒标价为20元/盒的未售出商品就是有价无市,而不是没有价格。
如果前两天一盒也没有卖出,第三天全部卖出了,那就是三天中的供给量没有变化,而成交量却不相同。
你偏要把供给量说成提供量,把成交量说成供给量,偏要否认前两天的标价也是价格,那成交价格与价格又有何区别?那什么才叫有价无市?

所以,你说的这些除了违背词汇的涵义而搞文字游戏以外,毫无任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5:00:4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13:08
在你的例子中,200盒烟就是供应量,也叫做在售量,区别只在于三天的价格不同。如果第一天卖出了10盒,那1 ...
上贴有两个意义:
一是只有标价没有成交那个价格只是一个臆想的价格(想卖出商品量的价格)。

二是对应不同的价格提供量不变,这意思是提供量与价格无关。

二是主要要表达的意思。提供量与价格无关——不同的价格可以有相同的提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5:31: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15:00
上贴有两个意义:
一是只有标价没有成交那个价格只是一个臆想的价格(想卖出商品量的价格)。
无论你如何解释,你都无法改变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价格的定义和对价格概念的使用,从而你根本无法解释到底什么是经济活动中的“有价无市”。

其次,你所说的那个没有价格的提供量实际就是产量,而不是提供到市场的供给量(在售量),你把产量叫做提供量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再次,你所说的供给量实际就是成交量,或者叫出售量,你再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成家量(出售量)这个概念已经包含了你所谓的供给量的一切。所以,你实际就是在把经济学的成交量(出售量)改叫成了供给量,这种张冠李戴也完全违背了供给这个词汇本身的涵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5:55:29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15:31
无论你如何解释,你都无法改变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价格的定义和对价格概念的使用,从而你根本无法解释到底什 ...
产量确实可能是提供量,但贸易量也可能是提供量。
产量只有提供到市场准备出售才是提供量。
例如过时的手机市场没有人买没提供到市场,那也是产量,但不是提供量。
前一个例子:
今天向市场提供了200盒烟,一盒也没有卖出去。
用我的概念表达为:提供量200盒,供给量需求量购买量售出量成交量0盒。
用您的概念表达为:供给量200盒,需求量购买量售出量成交量0盒。
供给了,却没有售出,不别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6:07: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6:19: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15:55
产量确实可能是提供量,但贸易量也可能是提供量。
产量只有提供到市场准备出售才是提供量。
例如过时的 ...
贸易的商品只要进入了市场,那就是供给量,为何一定要说提供量?难道进入市场的商品是没有价格的?
供给量就是在售的商品量,在售的商品没有卖出,即供给了,没有卖出,有何别扭?完全合乎供给一词的涵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8:22:5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16:19
贸易的商品只要进入了市场,那就是供给量,为何一定要说提供量?难道进入市场的商品是没有价格的?
供给 ...
在明确了给是“以物质给予对方”,给有交付的意思后,还将没有给予对方没有交付称为供给,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说猫是汪汪叫,狗是喵喵叫。说鹿是马。无所谓,大家都这么说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0:03: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18:22
在明确了给是“以物质给予对方”,给有交付的意思后,还将没有给予对方没有交付称为供给,那我也无话可说 ...
供给的对方就是市场,是可能的需求方,而不是确定的需求者。如果不是事先签订了销售合同等,世界上哪个供给方有这个本事:只向确定的需求者供给商品?

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本身的涵义,而且在于经济学和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本身就有产量和销售量的概念,你却偏要用提供量来代替产量,再把供给量解释成销售量,除了文字游戏以外毫无任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1:07:1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20:03
供给的对方就是市场,是可能的需求方,而不是确定的需求者。如果不是事先签订了销售合同等,世界上哪个供 ...
您难道不知道供给是英文supply翻译过来的吗?这个单词很多场合是提供的意思。这是恢复它的本来意义。翻译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1:14:39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20:03
供给的对方就是市场,是可能的需求方,而不是确定的需求者。如果不是事先签订了销售合同等,世界上哪个供 ...
产量和提供量区别很大的。产量未必提供市场变成提供量。另外除产量外还可以进口贸易提供。提供量必须和产量分开。一般提到需求必有供给,所以要把供给与需求对应。提供不对应需求,对应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1:47: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21:14
产量和提供量区别很大的。产量未必提供市场变成提供量。另外除产量外还可以进口贸易提供。提供量必须和产 ...
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哪有没有价格的?你举出一个例子来?进入市场的贸易量哪有没有价格的?你举出一个例子来?
如果我们把市场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所谓的贸易量实际上就是已经交易过一次的供给量,只是这个供给量尚未找到它的真正的需求者,从而尚未离开市场而已。就像厂家把商品卖给商家一样,厂家在向商家提供商品时,商品就已经成了供给量;商家买进商品后,这个供给量依然留在市场上。你能说这个依然留在市场上的商品量只是提供量不是供给量吗?那就是商家买进时是供给量,商家卖出前又成了提供量?
贸易量的情况同样如此。

如果供给一定只能是有需求的供给,那么需求也就一定只能是有供给的需求。按照这个逻辑,如果粮食歉收,许多人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那就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对粮食的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07: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21:07
您难道不知道供给是英文supply翻译过来的吗?这个单词很多场合是提供的意思。这是恢复它的本来意义。翻译 ...
即便按照提供来翻译,那么实际所指的还是汉语中的供给,只是把名称由供给改成了提供而已,而不是像你主张的那样在供给概念之外另外再形成一个提供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13: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8 16:22
多数的供给方需求方中国法律现在已经改为更一般化的买方卖方了。供用电等还用供字。
我根据实际意义将提 ...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在讲供求定理和供求曲线,你干吗还反对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36:4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21:47
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哪有没有价格的?你举出一个例子来?进入市场的贸易量哪有没有价格的?你举出一个例子 ...
没有供给时需求无法实现,没有需求时供给无法实现,所以在某一价格供给总是等于需求。
粮食少了,价格高了,供给量少了,需求量少了(你可能难以理解,需求量怎么会少,因为价格高了没有钱买呀,但需要量不会少)。
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在没有成交时是没有实际价格(只有臆想价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45:10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9 22:13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在讲供求定理和供求曲线,你干吗还反对它?
我反对供给定理不反对需求曲线。
即使将供给理解为生产也没有价格越高供给(生产)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生产)量越少这样的事。大家能看到的事实是价格高时生产的少,价格低时生产的多。
如果没有价格低时生产的多,就没有什么去产能了。如果没有价格高时生产的少,也不会有扩产能了。
如果将供给理解为在一定提供量前提的销售,那只能遵循需求曲线了。更是价格低销售的多,价格高销售的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2:47:20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9 22:13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在讲供求定理和供求曲线,你干吗还反对它?
张先生能否解答一下本人请教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23:23: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9 21:47
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哪有没有价格的?你举出一个例子来?进入市场的贸易量哪有没有价格的?你举出一个例子 ...
本人说的是提供量没有价格约束 ,即不同的价格有相同的提供量,或说提供量不受价格影响。对于没有售出的商品,价格是臆想的不是实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0 08:20: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22:36
没有供给是需求无法实现,没有需求是供给无法实现,所以在某一价格供给总是等于需求。
粮食少了,价格高 ...
价格高了不是供给量少了,而是需求量少了,从而成交量少了。你这不是把成交量当成了供给量吗?

听说过商品脱销吗?如果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需求,怎么还会有商品脱销?
在市场上,需求者绝不会同时来到市场,完全以竞买的方式来购买商品的。因此,即便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上,供给方在卖出最后一件商品的时候,他也绝对不知道以后是否会有出价比已实现的最高成交价更高的需求者出现;而在事实上,需求者到达市场的先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钱购买但买不到的现象(即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脱销)也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需求只能是有供给的需求是不成立的。同理,你的供给只能是有需求的供给也是不成立的。

价格可以分为成交价格与非成交价格,非成交价格也是价格,只是没有实现的价格而已。不然,何来有价无市?
商品在成交之前,供求双方往往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按照你的逻辑,只有最后成交的价格才是价格,前面的讨价还价所讨论的统统不是价格。那岂不是说,在最终成交之前,供求双方实际是在海阔天空地胡聊,完全没有谈论价格吗?那海阔天空地胡聊怎么突然就聊出来了一个唯一的价格,并且按照这个价格成交了呢?
你要是能够不谈价格、海阔天空地胡聊聊出一个价格、一个唯一的成交价格来,那你可真是神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0 08:30: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23:23
本人说的是提供量没有价格约束 ,即不同的价格有相同的提供量,或说提供量不受价格影响。对于没有售出的 ...
一个没有任何价格的提供量,与放在仓库里有何区别?

你在这里实际上是玩了三个文字游戏:
第一,把经济学的成交价格改成价格,除此以外的统统不承认是价格。
第二,把经济学的销售量叫做供给量。因为经济学的销售量总是有成交价格的销售量,所以你的供给量也就是有价格的供给量。
第三,把经济学的供给量叫做提供量。虽然经济学的供给量总是与价格相联系的供给量,但因为你已经否认了成交价格以外的价格也是价格,所以,你所说的提供量也就没有了价格。
你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又是在做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0 08:31: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9 22:47
张先生能否解答一下本人请教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问题?
判断,动词,也叫认知、认识。指人对事物的认知行为。
人,判断者,是认知的主体。被认识的对象,是客体。
人的认知(认识.判断)有两个方面,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即认知对象(客体)是什么,是或者不是什么。
比如石同学是男是女、身高多少厘米、有没有发烧。
事实是唯一的,不以判断者的判断而改变。
价值判断,即认知对象的这种事实属性对自己来说有什么用、好不好,好还是坏。
比如石同学是一个男人,有人说好,比如石同学的女友。也有人说不好,比如有男人说石同学要是一个女人该多好!是女人就可以娶来做老婆了。还有一个女人也说不好,因为这个男人已经属于别人了。
这就是价值判断的因人而异。或者说基于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
这也叫做“从是什么不能推出应该是什么”,即休谟法则。
更多详情去学着专栏看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0 08:46:2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10 08:31
判断,动词,也叫认知、认识。指人对事物的认知行为。
人,判断者,是认知的主体。被认识的对象,是客体 ...
我问的问题是:资本家一定占有剩余价值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我无法判断。
这个问题我在本论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发表,您能否在那儿回答?请指教。
您的文章我已阅读多次,但还是没有弄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