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天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层面,并把“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
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6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资产总额为20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7%。预计到2022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资产总额将达到3576亿元,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
在收入规模方面,2016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967.3亿元,同比增长7.05%。预计到2022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7800亿元,增长幅度将在12%左右的水平。
发展再生资源行业的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天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却在快速上升。如果继续传统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资源消耗将接近全球总量,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使其规模化、现代化,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问题。
其次,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且这种情况仍在继续。可见,我国的生态环境难以支撑当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生态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
综上可知,在资源日趋枯竭、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实现我国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再生资源行业未来前景
近两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调,行业内企业进入比较困难的周期,很多企业经过4年的亏损之后,甚至达到了零资产。这主要是再生资源行业问题突出,一方面,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有限,企业竞争力不足。再生资源呈现的特点是小、散、差,同质化竞争严重,而且较依赖政策,抗风险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不平衡。从回收网点来看,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覆盖率不足;从回收品种来看,传统产业废弃物回收水平较高,而生活废弃物回收率偏低;从企业机构来看,个体经营户稍多,现代化企业较少。
所幸去年以来,我国不断为再生资源行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在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淘汰落后产能和老旧设备,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在政策和市场双重调节下,再生资源行业有望摆脱困境,并朝向现代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